1 / 11
文档名称:

河西生态与水.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河西生态与水.doc

上传人:hqpkhvg379 2018/2/11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河西生态与水.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河西生态与水
走遍了河西大地,耳闻目睹了被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姆塔格沙漠蚕食的村庄、农田、河道,因为气候和人为因素雪线升高的冰川,那些千百年烟波浩渺的海子沉寂于盐渍浮土……在读书、行走、写作中,我一次又一次变得焦灼,无法隐忍。

冰川的黄昏
穿越百十公里的荒漠,踏上透明梦柯冰川,第一眼看到的是冰川冻土研究所树立的一块白底红字的提示牌。刺目的红色文字提醒游客不要将携带的塑料制品类垃圾随手乱扔。提示牌的正南方就是闻名世界的冰川,浑厚、庞大的冰川体在黄昏的阳光中通体闪耀着银白的光彩,像一艘就要驶出老虎沟的银色巨舰。
冰川所在的老虎沟谷,两侧的岩石风化得十分厉害,在冰川的脚下,已经堆积了高达3尺的碎石片。黑石片所在的地方,几年前是被冰体完全覆盖着的。因为频繁踩踏、攀爬,一条仿佛人工铺成的小路已经明显地展示在我的面前。
在寒冷的透明梦柯冰川,我裹紧大衣,只在黑色的石滩上走了走。我实在不忍心去踩踏冰川,哪怕是手掌大小的一个冰柱。在河西地区,疏勒河、黑河、石羊河都被称为“母亲河”,而祁连山冰川是“母亲河”的心脏和肺叶,是供血和呼吸的源头。透明梦柯冰川的融化消退已经很明显了,能否将游客攀登改为观赏,能否为人类的净土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已经迫在眉睫。对于我们生活在沙漠绿洲环境中的人,这块圣地、这片生命的净土,是不能踩踏的!
我没有随团队攀上冰川的峰巅,在冰川的脚下仰拍几张照片时,不禁想起一位冰川冻土专家的话:“这几年,有很多打着‘关注西部,攀登冰川’旗号的旅行团队到这里旅游。这些人的攀爬,是造成冰川急速后退、濒临消失的因素之一。”
,,是祁连山区最大的山谷冰川。“透明梦柯”是蒙古语,意为高大、宽广的大雪山。它坡度较平缓,游客容易进入、攀登,加上冰川规模较大,冰谷、冰蘑菇、冰斗、冰瀑布、冰裂缝等特有的冰川地貌在这里随处可见,吸引了很多游客。有记载说,透明梦柯冰川于1959年被中国科学院高山冰川研究站的专家们发现。也有传闻说,透明梦柯冰川在20世纪90年代被日本登山队发现,并在国外报刊上作了介绍。无论怎样,距离最早的发现时间,不过短短的40年。但是加剧退缩的现实,我们不能不去正视,因为冰川这样的人间奇迹,这样的生命源头,一旦失去,就不可再生。
冰川融化是由温室效应引起的,要保护好冰川,就要抑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比如由于森林破坏而被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及所有化石燃料燃烧后排放出的二氧化碳。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将一个新的经济名词推到了我们的面前:低碳经济。哥本哈根会议确立了发展低碳经济,从大环境上延续了冰川的生命,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摈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酒泉新能源产业以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起步,在风电、光伏发电的全面开发中,这种清洁能源将逐渐取代传统的石油等高污染性能源。
这不仅对于冰川的保护是一个福音,对于我们,对于河西走廊的任何一处干旱荒漠性、半荒漠性绿洲,都是一个福音。在广袤的河西走廊,在千里戈壁,孕育了绿洲和冰川,是一个诞生着生命和传奇的母体。只要它存在,纵横四野的河流和海子、阡陌交错的村庄和城镇就会有活力,就会有鸟语花香。

哈尔腾水救敦煌
河西走廊自古就充满了传奇色彩。今天,一部新的传奇正在诞生――引哈济党。这一幅银色织锦将飘过巍峨的当金山,流经浩渺的苏干湖,来到古代飞天的故乡――敦煌。这座东方沙漠里的佛都,因为缺水而陷入了亟待拯救的困境。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两会期间多次提到敦煌的生态问题。而关注西部的人们无不认识到了敦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紧迫性。敦煌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定》。这个《决定》对改善敦煌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延续人类文脉提出了新的目标:敦煌生态文明将从节水开始。
,%属于绿洲,其他均为戈壁和沙漠。而今,绿洲继续缩小,沙漠、戈壁面积不断增大。但是在半个世纪前,敦煌还有天然林场219万亩、湿地375万亩,现在仅存天然林场130万亩、湿地120万亩,仅西湖的胡杨林就由48万亩缩减至8万亩。西湖湿地在近代属于疏勒河的终端湖,也是河西走廊的最低地,海拔只有900米左右,地下潜流会在此处露出来。西湖湿地的退化反映了整个敦煌地下水位的下降,它们的消失将直接关系到敦煌绿洲的生死存亡。
月牙泉曾被专家誉为敦煌生态的晴雨表,被诗人们吟诵为敦煌最饱满的一颗葡萄,古代亦有“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的说法,这些使月牙泉成为自然界一大奇观。但是,今天有这样一组对比数据在切锯着我们的心灵:,最大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