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湄公河上的生死时速.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湄公河上的生死时速.doc

上传人:hqpkhvg379 2018/2/11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湄公河上的生死时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湄公河上的生死时速
在老挝的最后一站――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我面临三种去泰国的选择,从琅勃拉邦直飞曼谷:坐长途巴士回万象,再从万象坐巴士到曼谷。前者太贵,后者走回头路太无聊,这两个方案分别被我排除,最后我只剩下“华山一条道”――水路。
从琅勃拉邦到靠泰国边境的会晒(Huay xai),船票有快,慢之分,慢船需要两天,快船是六至七个小时。由于我在老挝的时间不多,我不无犹豫地选择了快船,因为我之前已经知道快船将以平均60公里以上的时速穿越330公里布满险滩怪石的河道,甚至它还享有湄公河上“死亡快船”的称号。
一个简陋的竹棚是这里的验票处,我出示了昨天购买的船票登记了名字,就等着上船。这个码头是建在河边高高的山坡上的,透过层层叠叠棕榈树叶向下看去,湄公河平静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条中南半岛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由于流经的国家多,人称“亚洲的多瑙河”,可惜并不是蓝色的,和中国的大多数河流一样,也是浑黄色。

眼看着9点开船的时间都要过了,还没有什么动静,我正暗地里大骂老挝人毫无时间观念。突然,听见河谷里传来一阵巨大的轰鸣声,波澜壮阔,排山倒海般传来,那种噪音非摄人心魄不能形容。快船来的那一刻,我被击倒了,我立马捂住了耳朵,跌跌撞撞跑到小店,大叫“姑娘,给我一副耳塞!
”――现在就是卖30美元,我也认了。显然,被震撼的不止我一个,其他老外也纷纷扑向小店。
九点半的样子,被叫到名字的我也要上船了,沿着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台阶往下走到河边,终于可以近距离观察这个“个小嗓门大”的家伙了。这是一艘典型的柳叶扁舟,木制结构,抹了一层夸张的黄色,狭长的船身,大概只有七八米长、一米左右宽,船头尖尖的有点翘,这样小的船竟然要坐八个人,还必须加载旅客携带的大量行李。除了让人心慌的船身外,最可怕的还数那船尾赤裸的马达,没有任何隔音的处理,毫无外饰地袒露着全金属内核,散发出幽幽的暗光,粗壮的排气管和细长的螺旋桨犹如两个触角,一个指向天空,一个伸入水底。整个马达透露出桀骜不驯的气质,潜台词就是在说,谁不服谁来湄公河上飙船试试。
各位乘客纷纷上船,一阵忙乱,船工只有一位,他把大伙的行李都放在船头,用结实的绳索牢牢地绑住,给每人发了个头盔和救身衣,全副武装。这艘快艇共挤了八个人,四位像是当地人,还有四位是老外。
船工坐在船尾发动了马达,耳边又传来了巨大嘈杂的轰鸣声透过柔软的耳塞逼进我的耳膜,但已经比刚才好多了。在之后的七小时,我时刻“呵护”那对耳塞,取下拿上都小心翼翼,生怕遗失。我们的快船飞快向前冲去,身后激起一片白浪。小船在看似平静的河面上跌宕起伏,船速非常的快,也许时速只有六七十公里,但由于离水面近又没有遮挡,感觉比在陆地上坐在时速140公里的汽车上更恐怖,不禁让我有点胆战心惊,只能狠狠地抓住船舷。强劲冰凉的河风吹在身上,冻得我簌簌发抖,这才理解到当地人是如此地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地穿得那么厚实。我只好把双手抱在胸前,围着那救生夹克,蜷成一团。
刚开始的一段湄公河河面还算宽阔,河水也平缓,两岸的群山因水而显得秀丽,高大的棕榈树挺拔地矗立在岸边。两岸旖旎的风光让航行变得有趣,可以暂时忘掉耳边那巨大的马达声和身体的窘迫,也让我觉得不虚一试快船之行。我们的快船时不时地驶过摇弋着的小舢板,那是打鱼的渔船,湄公河是这个星球上仅次于亚马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