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对联六副》ppt课件新修改 2.ppt

格式:ppt   大小:719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联六副》ppt课件新修改 2.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8/2/12 文件大小:7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联六副》ppt课件新修改 2.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东坡一生喜欢游览名山古刹,也留下了许多诙谐的故事。 有一次,身为学士的苏东坡穿着朴素的大褂,走到一座庙门前,想见见庙里的方丈。庙里的方丈不认识他,只当是一般香客,便冷冷地说了一声:“坐!”接着又挥挥手对小和尚说:“茶”。苏东坡坐下后,手捧茶杯与方丈谈到庙里的石碑典故,并说出了此庙的历史。方丈见他谈吐不凡,想与他多交流,就将苏东坡让进厢房,并客气地说:“请坐”;又招呼小和尚说:“敬茶”。然后继续与苏东坡交谈。又很客气的问道:“施主来自何方?姓氏名谁?”当苏东坡自报家门后,方丈惊讶地说:“啊!原来是有名的苏学士呀。久仰,久仰。”说着就将苏东坡请到方丈室中,并以自己的衣袖弹拂了太师椅上的尘土说:“请上坐!”又高声吩咐小和尚说:“敬香茶”。
两人又交谈了多时,苏东坡起身告辞。方丈一再挽留,最后又说,见到苏学士不容易,请苏学士留下墨宝为庙门增辉。苏东坡想了想,提笔写了一幅对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方丈面带愧色连连道歉:“老衲有眼不识金镶玉,望学士海涵!”又一直将苏学士送到下山才分手。
对联六副
学****目标
1、在学生课前学****的基础上梳理对联的起源、类型、形式、要求等有关对联的知识。
2、对自己喜欢的对联进行赏析。
3、能运用所学对联知识对对子。
一、梳理对联知识:
学****指导:请同学们介绍有关对联的起源、类型、形式等方面的知识。小组交流,准备小组发言,(时间:6分钟)
自研共探:
1)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有组长负责组织。
2)师总结生自学、交流情况。
学情展示:
展示方案:对联知识看我的
(展开小组竞赛)其他小组准备评价补充
对联的起源
对联作为春联出现在门上是在公元959年的除夕,后蜀主孟昶曾亲自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联挂在寝门的两边,称为“题桃符”,距今已有一千多年。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上。后至明代,经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贴春联方成为我国民间的一大****俗。这一****俗还流传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并由华侨带到欧洲、美洲及大洋州。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蜀末代皇帝孟昶)
说一说
对联的类型
春联: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楹联: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婚联: 互敬互重,红莲并蒂
相亲相爱,比翼齐飞
寿联: 颜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挽联: 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
名胜联: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 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 集句联:桃花尽日随流水江月何年初照人
集唐诗。上联:张旭《桃花溪》
下联: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行业联:但愿世间人常健,何愁架上药生尘
对联的形式
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反对: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心平积福欲重招殃
串对:又名流水对,单看上或下联,意思不
全,上下联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
想意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初读对联,感知内容
学****指导2:
内容:初读对联,感知内容。
学法:1、一读文本,认准字形,读准字音;
2、二读文本,读的正确、流利,读出感情。(预时5分钟)
自研共探
1)独学:自学学****指导2中的每一个问题,标注出疑难问题。
2)对学:两人小对子:解决本课生字词障碍。
3)群学:4人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读课文,比谁读得准确、流畅。
学情展示:诵读大比拼
组内建议:
1、先为本组字音把握有障碍的同学正音,
2、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带动起全班同学诵读的氛围,比一比哪组同学读的最流畅,最有感情.
(预时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