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pdf

格式:pdf   大小:1,817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10/22 文件大小:1.7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中发现了厚达6米的灰烬积层,灰烬中有很多石块、兽骨和朴树籽等。这一考古发现,可用来说明北京人(),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这些措施有利于(),我国的冶铁技术、漆器、井渠法等传入大宛、安息,甚至西传至更远的罗马。这主要得益于()。据图可以判断隋唐的时代特征是(),中央派文官到地方任知州;设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驻地定期更换。1:..这些措施意在()“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了有效管辖如此广阔的疆域,元朝创立了(),蜿蜒于高山、深谷之中。它最初的定位与作用是以军事防御为主,后来逐渐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这项工程是(),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康熙:多次打败噶尔丹、平定叛乱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中国国门洞开,领土开始被割裂,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开始改变,这场“战争”指的是()。从图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2:..,他在军校的开学典礼上要求学生:“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军校的创办()“号外”,通常是因为有重大事件发生。下图是《新申报》1919年5月5日印发的“号外”,报道了当时发生在北京的学生运动,与此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毛泽东决定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他率领起义军南下,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自此,中国共产党()3:..,即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此“事变”指的是()·二八事变15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一举突破黄河天险,,这一军事行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在1964年10月16日写到:“东方巨响,大漠天苍朗。云似蘑菇腾地长,人伴春雷鼓掌。”这里的“春雷”指的是().“东方红一号”.“辽宁舰”航空母舰交接入列17.《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它诞生于()《大卫》,塑造了一个舒展自如、昂然挺立、肌肉健实、巨人般的青年形象。他的画作《创世纪》共塑造了300多个英雄式的人物,其中有的表现了人的力量和善良。这些作品可用于研究(),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国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这表明()。它改进后使纺织效率大大提高,广泛应用后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这一发明是()4:..,矗立起一座马克思主义精神丰碑,一经问世,就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争取自由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这部著作是()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共产党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22.“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飞到外部空间而是趋向太阳?月亮为什么趋向地球?”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据说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受到了启发,经过不懈探索,他()“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它长124米,,建造于1903年。现停泊在列宁格勒市内的涅瓦河畔,被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物保存下来。它见证了(),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将全国的工业划分成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等。该法的实施(),而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在吸取了以往国际组织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创建的,决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联合国的国际会议是()5:..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古代中华文明重要成就一览表(部分)时期重要成就甲骨文老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世间的事物都有夏商周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孔子:“仁”“仁者爱人”“有教无类”,以德治国蔡伦:改进造纸术秦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华佗:“麻沸散”“五禽戏”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三国两晋南北字朝王羲之:《兰亭集序》隋唐唐诗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辽宋夏金元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宋词元曲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明清曹雪芹:《红楼梦》京剧形成6:..——整理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选取上表中的2~4项成就,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字数不少于120字),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双重打击下。清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清政府部分官员开始效法西方,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编练新式陆海军,兴办新式教育,一场历时30多年的运动由此兴起,这场运动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新产业。新知识、新观念,初步带动了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开展。——摘编自张海鸥等《中国近代史》(第二版)材料二由早期维新思想家发展而来的一批新式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共同认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甲午战后,他们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898年的戊戌变法,就是他们的第一次政治演出。——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840—4919)》(第四版)材料三1912年3月(即辛亥革命爆发半年左右),有人在《时报》上发表了以《新陈代谢》为题的文章,其中写道: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断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及该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救国主张,列举他们中的一位代表人物。(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早期探索的认识。,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新征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民企盼已久的新中国成立了,中华大地呈现出万象更新的局面。同时,在党和人民面前,新中国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困难:面临着外部侵略的威胁;祖国大陆尚未完全解放;全国还有约2/3地区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考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满怀信心地迎接挑战,开始了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斗争。——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7:..材料二示例图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8:..图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图5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党和国家为应对“如此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考验”所采取的措施。(2)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某班级将举办“新中国重大成就”历史图片展。材料二是同学们为展板设计搜集到的图片。请你从图1—5中任选两幅,参照示例,分别为其撰写解说词,,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1870年到1913年,美国的工业生产由原来的世界第二位升至第一位,德国由第三位升至第二位,英国则由第一位降至第三位,20世纪初,世界已被瓜分完毕,英国占有了最大份额的殖民地,德国则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分界、帝国主义列强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寻找同盟者,以维护既得利益及取得争霸场上的战略优势。于是,在欧洲舞台上逐渐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从战时的盟友变成战后的敌手,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推行冷战政策随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相继成立,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格局形成。——摘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世界历史地图册》(九年级下)材料三冷战结束后,、欧盟日本和中国等都以各自的方式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作用,,依托地区性国际组织联合发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摘编自于沛等《世界现代史》(第二版)(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并指出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9:..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并谈谈中国应如何应对这一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