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文摘要:
本文以天津集疏港公路一期跨津山铁路转体桥工程为例,研究了大型箱梁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时的质量控制问题。混凝土浇注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点及难点问题,浇注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工程的美观,而且对工程的安全质量也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工程实例为依托,首先介绍了集疏港转体桥的工程概况以及此工程的重点难点施工工艺,用箱梁施工从施工前期准备控制到施工期间的过程控制直至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的养护控制做了详细的分析及实证,分析混凝土桥体的色泽美观问题,分析混凝土箱梁的整体线性问题,分析混凝土浇注后产生裂缝的原因,最后得出了此工程项目混凝土工程高质量完成的一套控制方法。
关键词: 转体混凝土质量控制
目录
1、工程概况 3
2、工程特点及难点 4
4
4、外观质量控制 6
5、混凝土浇注控制 8
6、裂缝控制 9
7、养护控制 13
8、结束语 14
9、主要参考文献 15
1、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天津市集疏港工程京山铁路桥西侧坡道开口~疏港二线第一工程段,起始桩号为K6+,终号点桩为K7+。该工程为主线高架桥,位于天津市塘沽区境内,横跨京山铁路和规划新北快速路,全长539m,其中跨津山铁路段为双幅“T”型刚构混凝土后张预应力跨线桥,其余均为混凝土后张预应力预制安装小箱梁结构,全桥总面积为29106m2。
全桥分左右两幅反对称布置,单幅桥面宽27m,中间设2m分隔带,桥梁总宽56m。桥跨布置为65+65m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采用同时同步平面转体施工法施工,左右两幅分别在铁路东西两侧分别预制,同时进行转体施工,转体长度为61+61m,转体角度为75º,单幅转体重量为13300t,此工艺为天津地区首次采用,转体重量为津京地区同类工程之最。
主梁为单箱三室斜腹板变截面箱型梁,,,梁底线型按二次抛物线形变化,.。中腹板厚度由200cm渐变至60cm,边腹板厚度由200cm渐变至60cm。
按设计,由中支点向两端分三段浇筑:
1、0号段,;
2、预制段,;
3、4m现浇段,此段内梁高为等高截面,,底板宽度亦为等宽
。
2、工程特点及难点
因施工区域地下水位较高,土质松软,本工程主梁施工前经过两次地基处理,在铺设山皮土基础后在主梁预制场地施工了188颗桩径1000mm,桩长35~50m的灌注桩,并在桩顶浇注50cm厚钢筋混凝土平台版。地基处理之后经过观测平台版未出现沉降,方具备施工的条件。
、自平衡T型刚构
转体梁悬臂长度达到61m,梁体易产生竖向偏移。因此在转体前对梁体进行称重,根据称重结果计算出梁体不平衡力矩,对梁体进行配重,,以减少悬臂端产生的不平衡力矩。
桥体就位后间距为2m,转体施工时需保证两幅桥同时就位,两幅桥应保证统一的转速,避免两幅桥两端因转速不均发生碰撞,工程转体通过全站仪观测预设刻度以控制两桥转速,就位时以点动就位以调整桥体姿态。
主梁浇注采取分段分层浇注,,单幅主梁0#段混凝土共计1264m3,分两次浇注,,单幅预制段混凝土共计2528m3同样分两次浇注。转体后施工4m现浇段,单段296m3。
混凝土采用倾斜分层,水平分段的浇筑工艺,分层厚在30cm左右,倾斜面控制在1:4左右。
0号段桥梁纵向浇筑顺序: 按0#段中心处箱室中横梁两端箱室的顺序由中心向两侧对称连续浇筑。
预制段桥梁纵向浇筑顺序:按1#段与0#段交界处 1#段南北两端的顺序沿纵桥向对称浇筑。
横桥向浇筑顺序:顶板混凝土浇筑时沿横桥向由中心向两侧对称浇筑,浇筑时先浇筑腹板,待腹板混凝土高度与箱室顶基本持平时再由顶板中心向两侧对称浇注。
利用商混站(天津滨涛商混站,其生产能力不小于120m3/h),拌制梁体C50D级防腐蚀混凝土,8m3~10m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不少于20辆,一次运送量应在100m3以上)。为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选取一条运输备用路线,防止因堵车造成的混凝土运输中断。施工时物资部门派一名驻站人员进驻搅拌站,与现场人员随时沟通。同时,施工前联系两家备用搅拌站,以防止突发事件造成的供应中断。
:
①0#段排架由墩柱向梁端支搭;
②1#段由梁端向墩柱搭设;
③两段搭接部位在距墩柱20m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