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加快嘉祥县种植结构调整步伐的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加快嘉祥县种植结构调整步伐的思考.doc

上传人:ranfand 2018/2/12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加快嘉祥县种植结构调整步伐的思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加快嘉祥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思考
张来法陈彦珍
(嘉祥县农业局)
作者简介:张来法,高级农艺师,嘉祥县农业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嘉祥县农业局科教站站长,272400,嘉祥县建设北路51号,电话:(0537)6861414,陈彦珍,通讯地址同第一作者。
摘要:嘉祥县种植业存在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为应对入世挑战和机遇,对加快嘉祥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提出建议对策。
关键词:嘉祥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建议与对策
我国加入WTO,对种植业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占有重要比重,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县农民的共同富裕,必须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
一、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
七、八十年代,我县是全省的重要麦棉产区,同时又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区。进入九十年代,我县开始调整麦棉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探索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路子。1997年,瓜菜面积产首次超过棉花面积。“九五”中后期,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围绕“三个增收”,逐步实施“一压五扩”,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进展。到2001年,全县优质小麦发展到51万亩,优质水稻8万亩,玉米30万亩,大豆17万亩,瓜菜15万亩,花生3万亩,棉花14万亩,食用菌110万平方米,经济林1万亩,水果3万亩,桑园3万亩。围绕桑蚕、瓜菜、食用菌、特色林果等产业兴办各类示范基地105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143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种植业结构、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农产品区域聚集度显著提高,一批区域特色规模种植基地快速膨胀;三是专业大户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的引导、示范作用;四是政府职能转变,为农民适应市场、调整结构创造了良好的宽松环境。
二、当前调整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
1、多数群众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效益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他们有迫切致富的强烈愿望,又受传统种植习惯、经营方式束缚的局限,畏手畏脚,等待观望,考虑眼前利益多,接受新事物慢,不采用新品种、新技术,迈不开调整的步子。
2、种植业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与国内外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传统大路品种仍占主导地位,优质专用粮油开发体系不健全,优质与专用,生产与加工流通不衔接,优质不能实现优价;蔬菜名优品种和反季节栽培的产量仅占30%,高档菜、精细菜比重更低;果品原有品种更新改造慢,加工专用出口果品发展迟缓,优质特色品种还没有形成规模产量。另外,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安全意识淡薄,检测检验体系尚没有建立起来。
3、农产品加工转化与国内外消费结构变化的要求不相适应。出售原料和初级产品为主的格局还没有打破,加工转化率低,科技含量不高,精深加工和包装、保鲜、贮运体系发展滞后。
4、生产经营形式和工作指导方式与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是结构调整缺乏有效的市场引导,生产与市场需求变化脱节,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在工作指导上,行政手段干预过多,重生产、轻流通的现象依然存在,产前信息、产中技术、产后服务和市场开拓系列服务跟不上。
三、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建议及对策
1、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我国加入WTO为契机,以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立足实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以效益为目的,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压缩粮食作物面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调整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加速实现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