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一般应包括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分区规划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
城市园林绿地设计等5个规划设计.
一般情况下,持大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可以覆盖5个规划层次,从系统规划、分区规划、控规、详规到设计;
、设计等4个层次,或从系统规划经详规到设计等3个层次;
中、小城市一般经过从系统规划、详细规划到设计等3个层次。
特大城市或城区用地相对独立的大、中城市应编制分区规划
各层次规划设计重点
(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也是全市绿地系统的总体规划,重点解决全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原则、目标以及规划城市绿地类型、定额指标、布局结构和各类绿地规划、树种规划及实施规划的措施等内容。与城市总体规划、风景旅游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相协调,并对城市总体规划等提出调整建议。
各层次规划设计重点
(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分区规划:在全市绿地系统规划指导下,重点对各区绿地规划原则、、指标与分区布局结构,各区绿地之间系统联系进行进一步安排。与城市分区规划相协调,并提出相应调整建议。
各层次规划设计重点
(3)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确定规划范围内各地块的绿地类型、指标、性质和位置、规模等控制性要求。与相应的城市有关规划相协调,提出调整性建议。
(4)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规划范围是城市一定地域或分区范围,如公园、居住区、工业区、城市两业区、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等。在绿地系统规划、分区或控规指导下,重点确定用地内绿地总体布局、用地类型和指标、景观小品与休憩建筑、游览组织、植物配置原则和竖向规划等。
各层次规划设计重点
(5)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工作范围一般是被各种规划确定下来的园林绿化建设用地,有明确的规划界限范围,如各种公园、游园、,完成用地范围内的总体设计方案,以及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
三、规划阶段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工作阶段一般分为现场调查、规划方案或纲要规划成果等3个阶段。
(1)现场调查是整个规划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现场踏勘、文字、图纸、电子文件、音像等资料收集,座谈访问,现状问题分析研究和绘制现状图等内容。
(2)规划方案或纲要是规划的关键时期, 1:主要确定规划建设评价分析。规划基本原则、目标。用地类型,规划控制指标、基本布用结构、公共绿地与其他绿地规划要点投资匡算等一些重大原则问题;
(3)规划成果是在规划方案或规划纲要确定之后,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修改、深化完善,按照有关技术规定,形成评审成果和最终成果。规划成果一般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纸和电子文件等4部分组成。
四、主要规划内容
(1)城市概况与现状分析。
(2)规划依据、期限、范围与规模、规划原则、指导思想规划目标与指标、规划布局与结构o
(3)各类绿地规划,包括公共绿地、居住与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生产与防护绿地、风景林地等。
(4)城市景观规划要点。
(5)城市生态环境规划要求。
(6)对相关规划的调整建议。
(7)树种规划。
(8)分期建设规划。
(9)实施规划的措施建议。
(10)城市主要规划植物名录等附录。
五、相关术语与概念
(1)园林绿地面积:指城市中各类公园、街头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等绿地面积的总和。
(2)绿地率:指在城市—定区域范围内,上述园林绿地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3)人均绿地面积:(单位:m2/人)。
(4)三维绿量:指绿地中植物生长的茎、叶所占据的空间体积的量(单位:m3)。三维绿量是应用遥感和计算机技术测定和统计的立体绿量。
(5)绿化覆盖面积:在城市一定范围内所有乔木、灌木、地被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地被草地不重复计算。
(6)绿化覆盖率:在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绿化覆盖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7)公共绿地面积:指城市建成区内各类公共绿地面积之和。
(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市民平均可分享的公共绿地面积,即每人平均可拥有的公共绿地面积(单位:m2/人)。
(9) 公园面积:指各级各类公园、游园等开放公园的面积之和。
(10)公园面积率:指—定区域范围内公园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