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文档名称:

相声发展史.pptx

格式:pptx   大小:1,149KB   页数:6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相声发展史.pptx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8/2/13 文件大小:1.1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相声发展史.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相声历史
成员:白羿超蔡同光佘杰张浩
曾毓赵儒家周光剑周训波
2018/2/13 4:06
相声历史
1
相声起源
相声起源于咸丰或道光年间的全堂八角鼓,八角鼓搭班分其演唱艺术为吹、打、弹、拉、说、学、逗、唱八部,有生、旦、净、末、丑诸般角色。其丑角登场,以抓哏逗乐为主。
2018/2/13 4:06
相声历史
2
八角鼓之有名丑角儿为张三禄,“其艺术之高超,胜人一筹者,仗以当场抓哏,见景生情,随机应变,不用死套话儿,演来颇受社会各界人士欢迎。后因性情怪僻,不易搭班,受人排挤,彼愤而撂地。当其上明地时,以说、学、逗、唱四大技能作艺,游逛的人士皆愿听其玩艺儿。张三禄不愿说八角鼓,自称其艺为相声。”(云游客《江湖丛谈》)
2018/2/13 4:06
相声历史
3
相声表演形式
暗春:口技
明春:单口相声(短篇,长篇)
对口相声(贯口、平哏、文哏、子母、倒口、柳活、腿子活)
群口相声
快板书、数来宝
双簧
本功唱(太平歌词)
学唱(京剧、评剧、梆子、大鼓等)
2018/2/13 4:06
相声历史
4
相声术语
柳活
逗哏(使活儿)
捧哏(量活儿)
打哏《拉洋片》,《口吐莲花》
伦理哏《翻四倍》
腻缝儿《扒马褂》
贯口《报菜名》
倒口、怯口(学方言)
砸挂
包袱(抖包袱、闷包袱、响包袱)
撂地
攒底儿
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2018/2/13 4:06
相声历史
5
相声技艺
单口、群口
捧、逗
数来宝(抠溜)
口技(口咪子)
太平歌词
门柳
排新曲目(篡活)
定场诗
白沙撒字
双簧(片子)
敛钱(看杵子门)
2018/2/13 4:06
相声历史
6
说学逗唱
双簧的来历:
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专权,除了爱看戏,她也爱听曲艺说唱。据说一次传黄辅臣进宫演出,当时黄已经七十多岁不能演唱了,若进宫去唱不了,要问罪,不进宫是抗旨不遵,要杀头。怎么办?他想了个办法。他儿子也能弹能唱,于是就带他儿子进宫,表演时让他儿子蹲在袍子下面唱,他自己坐着弹弦子,唱时只张嘴学他儿子的口形。慈禧看了很高兴,说:“你老了老了,嗓子倒好了,真是返老还童呀!”黄辅臣一谢恩下跪,慈禧发现他嗓音嘶哑,同时也发现了他的儿子,开始大怒,后得知一唱一表时高兴了,说:“你们这是双黄呀!”
2018/2/13 4:06
相声历史
7
相声师承关系
张三禄,别名:管儿张,北京人,目前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其艺术生涯下限大抵在清朝同治年间,上限在咸丰或道光年间。暗春极拿手,被誉为“暗春泰斗”。后人有赞“学相声好似还魂张三禄,铜骡子于三胜到像活的一样”。被公认为“第一个说相声的人"。
2018/2/13 4:06
相声历史
8
相声的发展
相声萌芽阶段
朱绍文,艺名穷不怕,活跃在清同治、光绪年间。与醋溺膏、韩麻子、盆秃子、田瘸子、丑孙子、鼻嗡子、常傻子等七位艺人称为第一波"天桥八大怪"。
他随身带的道具很简单,只有一把笤帚、两块竹板和一口袋白沙石的细粉面。竹板上刻有"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史书落地贫"两行字,这就是他艺名的由来。
后来,他收了徒弟“贫有本”、“穷有根”、”范有缘”等,常常带着一二个徒弟共同表演一个笑话,这样又逐渐地创造了对口相声和三人相声。
2018/2/13 4:06
相声历史
9
智斗罗王
那时"罗王"(罗布藏多尔济)曾聘请朱绍文每天进王府献艺。据北京评书艺人陈荫荣听其师品正三说,穷不怕在罗王府时,一日,大雪纷飞,罗王把穷不怕找到上房说:"都说你抬头一个主意,低头一个见识,今天我想试一试,这么冷的天你若能把我诓到门外去,我赏你一锭银子。"穷不怕眨眨眼皮,面有难色地说:"这可不容易,你若是走出屋,我倒是能把您说进来。"罗王说:"天太冷,工夫大了可不行。"穷不怕说:"您放心,用不了一袋烟工夫。"罗王穿戴齐整迈着大步刚刚走出房门,穷不怕在身后行礼说:"谢您的赏!"罗王问:"谢什么赏?"穷不怕一笑:"您这不是出去了吗!"出其不意地诓了罗王。
2018/2/13 4:06
相声历史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