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时事评论---食品安全
自2011年3月15日“瘦肉精”事件曝光至23日18时,河南全省共排查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近6万个,确认“瘦肉精”呈阳性的生猪126头,涉及60多个养殖场;排查50头以下散养户7万多个,确认“瘦肉精”呈阳性生猪8头;同时还查获含“瘦肉精”饲料若干批次。
现在是公元2011年,离玛亚预言的世界末日还有一年,撇开那些频发的地震,那些人类建造的那些超出控制范围的核电站不谈,也不去管那些强势人类欺负弱势人类的狂轰乱炸,我们安静地吃自己的饭,吃自己的菜,但我们能吃的下吗
人们所须五大营养:氨基酸,糖类,维生素,水,脂类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等的一系列添加剂因为达不到上述成分要求不能为人体机能的正常运作提供任何的帮助,而且还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我们部分器官的工作。那么他们在食物中的存在是出于什么理由呢,凭什么它们会有出现的可能呢,这些值得我们每个还想正常吃饭的人反思。
根据带有瘦肉精的猪肉的传递途径:养殖户-----经销商-------消费者。我觉得原因有三。
首先,肉猪的饲养员在猪饲料里投放瘦肉精,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中国人多,到处都竞争激烈,猪市场也是,甲投放了瘦肉精没事而且更赚钱,毕竟消费市场在,乙不投放没有了市场就亏本了,于是恶性循环,大家都开始投放了。所以说养殖人很无奈。但是,大家都是社会上的一分子,社会的良好运作,需要靠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支持。
消费者购买产品,不仅仅是需求,更多的是信任。信任是连接社会这个大分工的重要纽带,当着根纽带没了,社会一定程度上就四分五裂了。只有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职负责,社会才能很好的运作。也许不加瘦肉精的猪肉不受欢迎,但是如果有点正义感的话,总该有个有点正义感又知道内幕的人站出来将其公之于世吧,而不是隔了那么久吃了那么多的猪肉以后,才有人将其制造成轰动性新闻。
其次,经销商以及很多的肉类加工及检测人员都没做好工作。双汇面对所有的指责,面对损失,公司和很多的供销商表现的很齐心,表达了重振双汇的决心,并表示双汇在此次事件中损失惨重,其情其景,让人不由得生出一丝怜悯。可是该公司怎么就不替消费者考虑一下的,有那么多的肉类,为什么当初消费者会选择双汇品牌,就是出于对双汇的信任,但是双汇居然令人们大跌眼镜,以后让消费者去相信谁。小品牌由于经济和技术的限制,很容易让民众对其的质量产生怀疑,而三鹿和双汇都是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了,仍然相继发生那么大的食品安全问题,那么我们该怎么选择食品,看包装袋看不出问题,尝味道都是那么好吃,这可怎么是好。那些检测机构拿着纳税人的钱,为了眼前的一点小钱,随意颁发许可证,一个字,蠢。该完善一下监督检查制度了。
最后我觉得消费者的知情权太小,如果说供应商和经销商可以不吃猪肉来免受伤害的话,那么消费者在购买肉前就有权详细了解猪肉的详情。很多人都会嫌麻烦,自保的前提下面对各种食物的不安全下,都只是保持听天由命的心态,祈祷自己会安全。但是如果不去解决麻烦,麻烦早晚有一天会找到你的,所以每一个普通的我们应该团结起来,组建一个能够天天为民服务,为每一个消费者应得的权力斗争的消费者协会,不会出现买了哑巴亏的局面,我们的城市中应该出现更多的质量检测单位,并应该受到来自各个岗位各个层次的人们的监督,并且这个组织能够得到充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