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物理公式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22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物理公式总结.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2/14 文件大小:2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物理公式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物理公式总结(一)
1:密度公式:ρ= 变形: m=ρv v=
式中:ρ-密度(kg/m3) m-质量(kg) v-体积(m3)
103kg/m3=1g/cm3
混合物密度公式:(假设混合前后体积不变)
ρ混合= ==
2:速度公式:= 变形: s=t t=
式中: -平均速度(m/s) s-路程(m) t-时间(s)
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3:力
(1)重力-----质量公式: G=mg 变形: m=
式中: G-重力(N) m-质量(kg) g-常数()
(2)二力合成
(※合力方向: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始终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4:压强公式:P= ※此公式适用于固、液、气三种状态
式中:P-压强(pa) F-压力(N) S-受力面积(m2) 1Pa=1N/m2
柱状固体压强公式(导出顺序):P=
即:P=ρgh
式中:P-柱状固体压强(Pa);ρ-密度(Kg/m3);g-常数≈ ;h-柱状固体的高度(m)
※对于固体,等值传递压力,计算时先算压力,后算压强。
变形:F=PS P=
5、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变形:
式中:P-液体压强(Pa); ρ-液体密度(Kg/m3); g-常数≈ ; h-液体深度(m)
※对于液体,等值传递压强,计算时先算压强,后算压力。
6、浮力公式:
※计算浮力,先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状态
F浮>G(ρ液>ρ物)物体上浮,直至漂浮状态;
F浮=G(ρ液=ρ物)物体处于悬浮状态;
F浮<G(ρ液<ρ物)物体下沉,直至沉底。
※计算浮力的办法:
测量法: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再将悬挂重物的弹簧秤移至液体中,示数为G‘,则浮力F=G-G‘
对于规则物体,可用上下压力差法:
先算出物体上表面所受压力F1,再算出物体下表面所受压力F2,则浮力F=F2-F1
根据漂浮的物体:F浮=G物
根据悬浮的物体:F浮=G物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式中:F浮-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N); G排-物体排开液体所收重力(N); ρ液-液体密度(Kg/m3) ;g-常数≈ ;V排-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m3)
※推导:
漂浮状态:
悬浮状态:
沉底状态:
※若沉底物体的下表面与容器内壁紧密接触,则该物体不受液体浮力作用。
7、有关功的公式:
(1)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式中:F1-动力(N);L1-动力臂(m);F2-阻力(N);L2-阻力臂(m)
★轮轴平衡条件:=
式中:F-轮上动力(N);R-轮半径(m);G-轴上物重(N);r-轴半径(m)
(2)功:W=FS 变形:
式中:W-力对物体做的功(J); F-力(N); S-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m)
※1J=
(3)功率: 变形:W=Pt
式中:P-功率(W); W-功(J); t-完成功所用的时间(S)
※1W=1J/S
(4)机械效率:
关于滑轮组计算公式
G动=nF-G
以上各式中:W额外-无用功;η-机械效率;W总-总功;F-拉力;S-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P-功率;t-时间;V-速度;W有-有用功;h=重物上升高度;G-物体重力;G动-动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