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论述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关系.docx

格式:docx   大小:61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述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关系.docx

上传人:weizifan339913 2018/2/14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述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关系.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机器
人技术的关系
姓名:张

学号:1006840644
2013 年 11 月 23 日
摘要:
机器人可分为一般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一般机器人是指不具有
智能,只具有一般编程能力和操作功能的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是自控
机器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它是控制论产生的结果,控制论
主张这样的事实:生命和非生命有目的的行为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
智能机器人具备形形色色的内部信息传感器和外部信息传感器,如视
觉、听觉、触觉、嗅觉。除具有感受器外,它还有效应器,作为作用
于周围环境的手段。这就是筋肉,或称自整步电动机,它们使手、脚、
长鼻子、触角等动起来。由此也可知,智能机器人至少要具备三个要
素:感觉要素,运动要素和思考要素。然而这三个要素的实现无不需
要人工智能的帮助与主持,人工智能的发展促进着智能机器人感觉能
力、运动能力、思考能力的提升。智能机器人的发展需求也促使人工
智能技术的提高与发展。(智械科技)
关键词:支撑促进
人工智能技术:
一、概论:
人工智能的定义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人工”和“智能”。“人工”比
较好理解,争议性也不大。有时我们会要考虑什么是人力所能及制造的,或
者人自身的智能程度有没有高到可以创造人工智能的地步,等等。但总的来
说,“人工系统”就是通常意义下的人工系统。(智械科技)
关于什么是“智能”,就问题多多了。这涉及到其它诸如意识、自我、
心灵(包括无意识的精神)等等问题。人唯一了解的智能是人本身的智能,
这是普遍认同的观点。但是我们对我们自身智能的理解都非常有限,对构成
人的智能的必要元素也了解有限,所以就很难定义什么是“人工”制造的
“智能”了。因此人工智能的研究往往涉及对人的智能本身的研究。其它关
于动物或其它人造系统的智能也普遍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课题。
人工智能目前在计算机领域内,得到了愈加广泛的发挥。并在机器人,
经济政治决策,控制系统,仿真系统中得到应用。
二、发展史:
20世纪40 20 世纪 50 20 世纪 60 20世纪70 20世纪80 20世纪90
年代
年代
年代
年代
年代
年代
年代
1945 计算
计算机
1957 FOR

(ENIAC TRAN 语言
)
1953 博弈

人工
智能
研究
1982 第五
代电脑计
划开始
1977 知识
1991 人工
1956 达特
矛斯会议
工程宣言
神经网络
人工
智能
语言
1973 PR
OLOG 语

1960 LISP
语言
1973 生产
系统
知识
表达
1976 框架
理论
专家
系统
1965 DEN 1975 MY
DRAL
CIN
三、涉及范围:

机器视、听、触、感觉及思维方式的模拟: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
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智能搜索,定理证明,逻辑推理,博弈,
信息感应与辨证处理。(智械科技)

人工智能是一门边沿学科,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三向交叉学
科。

哲学和认知科学,数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控制
论,不定性论,仿生学,社会结构学与科学发展观。

语言的学****与处理,知识表现,智能搜索,推理,规划,机器学****知识获
取,组合调度问题,感知问题,模式识别,逻辑程序设计,软计算,不精确和不
确定的管理,人工生命,神经网络,复杂系统,遗传算法人类思维方式,最关键
的难题还是机器的自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塑造与提升。

机器翻译,智能控制,专家系统,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机
器人工厂,自动程序设计,航天应用,庞大的信息处理,储存与管理,执行化合
生命体无法执行的或复杂或规模庞大的任务等等。
智能机器人技术:
一、概述:
智能机器人是一个在感知- 思维- 效应方面全面模拟人的机器系统,
外形不一定像人。它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试验场, 可以全面地考察人工智
能各个领域的技术, 研究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在有害环境中代替人
从事危险工作、上天下海、战场作业等方面大显身手。人们通常把机器人划
分为三代。第一代是可编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一般可以根据操作人员所编
的程序, 完成一些简单的重复性操作。这一代机器人是从 60 年代后半叶开
始投入实际使用的, 目前在工业界已得到广泛应用。第二代是“感知机器人”
又叫做自适应机器人, 它在第一代机器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能够具有
不同程度的“感知”周围环境的能力。这类利用感知信息以改善机器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