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辨析.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辨析.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2/14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辨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辨析
在我国生态美学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回顾很多问题,其中对于生态与环境之辩的回顾非常重要,因为这关系到生态美学研究的本体问题,而且主要是中西之间的对话问题,至今仍在进行,意义重大。
首先是在2006年的成都国际美学会议上,当我就生态美学问题发言后,国际学者集中询问我的问题,就是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问题,我当时作了初步回答。2009年本人在山东大学召开的国际生态美学会议上,专门就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问题作了专题发言。由此,生态与环境之辩引起国际美学界的一定关注。山大美学会的参加者、美国着名环境美学家伯林特于2012年在他的新着《超越艺术的美学》中指出,相对于环境美学这个术语,中国学者更加偏爱生态美学的原因是:在生态美学语境中,生态这个词不再局限于一个特别的生物学理论,而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一般原则。[1](P140)显然,伯林特表现出一种理解的态度。山大美学会的另一位参加者、加拿大着名环境美学家卡尔松则在为本期专栏所写文章中,特别就中国学者关注的生态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发表了重要意见,卡尔松教授仍然坚持他的惯有的科学认知主义的审美立场。在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美国着名生态批评理论家布伊尔在他的生态批评三部曲之一的《环境批评的未来》一书中认为,生态批评是一种知识浅薄的卡通形象,已经不再适合,必须以环境批评代之。[2](P9)

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本来都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崭新美学形态,两者是非常重要的同盟军,而中国生态美学的发展又受到西方环境美学与环境批评的诸多滋养,涉及的许多学者都是我们尊敬的专家,但就某种学术问题辨明是非,坦诚地发表我们的看法则是完全应该的。
一、从词源学的角度看西文生态学(ecology)与环境(environmen)t的根本区别

众所周知,一定的词语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其内涵具有特定的时代特性。生态由于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亲和性关系,是一个关系性概念,没有包含实体性内容,所以只有构词成分eco表示生态而没有名词形态的生态。我们看到的英语词汇中第一次出现的是生态学(ecology)。生态学一词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创立的。他在1866年出版的《普通生物形态学》一书中提出,生态学是一种旨在描述有机体与其所存在环境之关系的整体科学。这种观念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是人们对工业革命时代工具理性与形而上学统治的一种反思与超越。首先是对二分对立思维模式与一元论哲学观的超越。
海克尔在后来谈到他提出生态学一词的背景时提到,当时他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着作与一元论哲学思想的启发,认为自己是提供一种将生命有机综合起来的方法路径。其次是对见物不见人的科学哲学思维的超越,对具有后现代人文特性的生存、栖居观念的引进。海克尔提出生态学概念时,即对ecology一词的构成进行了词语学的阐释:该词前半部分eco来自希腊语oikos,表示房子或者栖居;后半部分logy来自logos,表示知识或科学。这样,从词面上说,生态学就成为有关人类美好栖居的学问,将人的生存问题带入自然科学。这是对见物不见人的工具理性进行突破。再就是对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二分对立思维的突破与自然家族概念的提出。传统工具理性思维是一种僵化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二分对立思维,而海克尔在提出生态学时引进了自然家族这一重要概念,从而使得联系性、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