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与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与措施.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2/14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与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邯郸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与措施
在水资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各评价分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全面节流,多方开源、厉行保护、强化管理,优化配制”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针,在开源、节流、保护和管理等方面提出宏观策略及具体措施。
工程措施
节水
全面节流、以供定需,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为贯彻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宗旨,必须把节水作为战略性措施来抓。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农业节水和电力工业、化工、冶金、造纸、纺织、机械、食品等一般工业以及农村工业地节水工作;要加强节水宣传和管理,增强全民水患意识和节水意识,使节水变为居民地自觉行动,建成节水型社会;要适当调整水价和水资源费标准,利用经济杠杆推动节水工作地开展,要认真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限制高耗水产品地生产,大力推广先进地节水设施&节水技术,全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农业种植结构以及加强城镇生活用水管理上,把节水当作一项革命性的错施来抓。
农业节水
农业节水要在加快节水工程步伐地基础上,向农作物种植全过程、全方位方向发展。从农田基本建设到优化种植结构。从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到水资源的优化调度,从防止输水渗漏损失到减少田间颗粒蒸发,贯穿整个农业用水的各个方面。
根据自然条件、水资源状况,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和农业生产状况,要因地制宜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管、微灌、集蓄灌溉等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在这一基础上,节水泥技术的推广实施应该进一步从目前的侧重单项技术向着相关技术组装配套、综合集成方向发展,如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结合,水利技术与农艺技术配套,先进技术与常规技术组装,输水系统与田间节水集成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项技术的效益,提高水的利用率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旱做农业,减少耗水量大的作物种植面积。
,;增强节水灌溉面积,包括渠道防渗,低压管道及防渗垄沟、喷滴灌等节水措施。到2020年,,。
农业节水措施包括:增加水利科技投入,加快节水技术创新与推广,抓好高标准节水示范园区建设;推广农业计划用水,完善农业取水计量设施,通过建设节水工程和加强管理,提高农业水的利用效率,使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节水水平;加强农艺节水错施,大力推广覆盖栽培,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加厚活土层,增加集雨保水能力;适应当前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积极引进培育耐旱作物品种,应用科学先进的栽培技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发展节水高效的特色农业为突破口,推广优质粮食、棉花、果菜、花卉、牧草种植面积;在山区、丘陵区等中低产区适度压缩小麦、玉米种植面积,考虑农业增产因素。实行水旱互补,发展现代旱做农业,除采取传统的改土培肥、抗旱保墒、地膜与秸秆覆盖等常规农业技术措施外,还需进行以坡梯和土埂畦田为重点的旱地基本农田建设,并通过各种措施,降低无效蒸发,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选育高产节水优良品种,研究、推广化学试剂等节水措施。
工业节水
“调整改造存量,控制优化增量”。一是强化电力、化工、冶金、造纸等行业用水大户的重点节约用水,加大节水改造力度,使工业综合重复利用率最终达到80%以上
;二是把节约用水纳入行业发展规划,将节约用水与产业结构整体相结合,重点调整七大耗水行业的发展与布局,严格控制发展高耗水的产业,限制高耗水项目和规模;三是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必须采用先进的节水设施和节水工艺,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工业水价和水资源费要按规划分期调整,使工业用水水资源费尽快到位,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采取上诉综合节水措施,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由现状的79降为2020年的14,不断提高工业综合用水重复利用率。
城镇生活节水
在加强节水宣传、增强市民节水意识的同时,大力开发、推广、使用节水设施和器具。新建民用建筑要普遍安装符合节水要求的用水设施,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筑方可投入使用,使2010年水平年我市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适当调整、提高生活用水水价,使供水部门实现“保本微利”,出台浪费水重罚的政策、法规,要通过经济手段促进城市节水。加快城市地表水源工程建设,减少地下水使用两;公园、绿地等市政设施,新建、在建楼宇附属绿地和花园用水尽量利用处理后的污水,并应配备节水灌溉设施;新建大型宾馆、饭店、文化体育设施以及办公楼、住宅区,必须按照有关配套建设中水设施的规定建设,未按规定设计节水设施的,建设部门不得颁发建设工程许可证。要在全部机关、学校、部队等用水单位强化节约用水,在全社会形成节水风尚。城镇供水系统要适当加大投入,降低管网漏失率,2010年以后逐步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