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451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8/2/14 文件大小:4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湖南大学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软件班
姓名:
学号:
实验目录
实验1: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理的验证……………….
实验2:叠加定理………………………………………….
实验3:等效电源定理…………………………………….
实验4:一阶RC电路特性的EWB仿真………………..
实验5:交流电路………………………………………….
实验6:交流电路中KVL、KCL定律的验证…………..
实验一:
实验目的:学****使用workbench软件,学****组建简单直流电路并使用仿真测量仪表测量电压、电流。
1、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理的验证。
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至少包括两个回路和两个节点,测量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与回路电压代数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理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实验原理图:
与理论计算数据比较:
i1=10A
i2=6/((3+3)*6)*10=5A=I2
i3=(3+3)/((3+3)*6)10=5A=I3
U(310)=3*i2=U(320)=15V=U2 =U1
U(60)=6*i3=30V
节点电流代数和:i2+i3=i1=电流源
回路电压代数和:U(310)+U(320)=U(60)=30V
2、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验证。
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包括三个以上的电阻,有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测量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验证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实验原理图:
与理论计算数据比较:
分流关系:
i1=100/((10+10)*10)/(10+10+10)=15A=I1
i2=(10+10)/(10+10+10)*i1=10A=I2
i3=10/(10+10+10)*i1=5A=I3
分压关系:
u(1010)=u(1020)=10*i3=50V=U2=U3
u(1000)=10*i2=100V
U2+U3=100V=u(1000)=电压源
实验心得:

实验二叠加定理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叠加定理的理解;学****使用受控源;进一步学****使用仿真测量仪表测量电压、电流等变量。
解决方案:
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独立源(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流源)和一个受控源,分别测量每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的响应,并测量所有独立源一起作用时的响应,验证叠加定理。并与理论计算值比较。
(1)总电路,测I0
列kcl 方程得:
网孔1: 3I1-2I2-I1=10-u(u为电流源的电压)
网孔2:-I1+4I2=u
网孔3:-I1+I3=-U3
增补方程:
U3=U1
I2-I1=1A
解得:I1==I0=测得的电流值(由图可知)
(2)去掉电流源,电路图为:
列kcl方程得:
网孔1:3I1-I2=10
网孔2:-I1+I2=-U2
增补方程:
U2=U1=2I1
解得:I1==I0’
(3)去点电压源,电路图为:
列kcl方程得:
网孔1:3I1-2I2-I3=-u
网孔2:-I1+4I2=u
网孔3:-I1+I3=-U3
增补方程:
U3=U2=2I2
I2-I1=1A
解得:I1=-1A=I0’’
(4)
I0=I0’+I0’’=-1==测量值
实验心得:计算须耐心,电路须细心
实验三等效电源定理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戴维南、诺顿定理的理解;学****使用受控源。
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有源二端网络,要求至少含有一个独立源和一个受控源,通过仪表测量其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将其用戴维南或诺顿等效电路代替,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实验过程应包括四个电路:1)自己设计的有源二端网络电路,接负载RL,测量RL上的电流或电压;2)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测量电路;3)有源二端网络短路电流测量电路;3)原有源二端网络的戴维南(或诺顿)等效电路,接(1)中的负载RL,测量RL上的电压或电流。
实验原理图:(1)总电路
(2)开路电压:
根据图,列节点方程得:
(1/3+1/6)U1=9/3+I2
I1=I2=9-U0/3
U0=
(3)短路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