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健脾益肾活血方治疗痛风早期肾损害临床观察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健脾益肾活血方治疗痛风早期肾损害临床观察论文.doc

上传人:pppccc8 2018/2/15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健脾益肾活血方治疗痛风早期肾损害临床观察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健脾益肾活血方治疗痛风早期肾损害临床观察论文
.freelAlb)、尿酶、尿β2-微球蛋白(β2-MG)等经T检验均具有可比性(P>)。
诊断标准
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77年制定的原发性痛风诊断标准1。痛风早期肾损害的选择标准为:在确诊为原发性痛风基础上,具备下列1项或以上者:①尿常规尿检正常,而尿mAlb> mg/L、尿β2-MG> mg/mL、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20 U/g·Cr;②血肌酐(Cr)<123 μmol/L,尿素氮(BUN)< mmol/L。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健脾益气活血方(党参、炒白术、薏苡仁、肉桂、炒扁豆、山茱萸、山药、茯苓皮、丹参、益母草、萆薢、土茯苓、威灵仙、广地龙、川牛膝),每日1剂,水煎分服。
对照组采用别嘌醇片口服, g/次,3次/d。
2组患者均采用低嘌呤饮食;多饮水,每日2 000~3 000 mL;碱化尿液,口服小苏打,每日3次,每次1 g;并注意防寒,适度运动。4周为1个疗程。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血尿酸、Cr、BUN及尿mAlb、β2-MG、NAG的变化。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恢复正常;临床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尿酸、肾功能正常,尿mAlb、β2-MG、NAG等指标2项以上明显下降;临床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各项实验室指标无变化甚至加重。
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数据采用T和Ridit检验,。
2 结果
2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
(见表1~表3)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尿β2-MG变化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P<;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下同)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mAlb、NAG变化比较(略)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SCr、BUN变化比较(略)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痊愈15例(%),临床显效13例(%),临床有效17例(%),无效7例(%),%。对照组:临床痊愈8例(%),临床显效11例(%),临床有效15例(%),无效14例(%),%。经Ridit检验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2组总体治疗经Ridit检验差异存在显著性(P<)。
3 讨论

痛风是一组异质性疾病,是由于遗传和(或)获得性引起的尿酸排泄减少和(或)嘌呤代谢障碍所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等;后期逐渐发展而影响到肾脏,造成患者极大痛苦。现代医学认为,高尿酸血症是本病的发病基础,当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髓质、乳头和锥体时,引起肾小管-间质的炎症反应,出现小管性蛋白尿,继而引起间质性纤维化,肾小动脉硬化而出现小球性蛋白尿,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然而,由于临床上早期患者以关节症状为主,相关肾损害的症状较少,多数患者在出现明显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