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3
文档名称: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ppt

格式:ppt   页数:1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ppt

上传人:fxl8 2011/5/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主要内容
一、新旧规范比较
(一)新国标的特点
(二)新旧规范在内容上的主要区别
二、新国标对水保方案章节内容要求

(把报告书章节内容与有关条文联系起来分析)
一、新旧规范比较
(一)新国标的特点
1、修编的指导思想-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控
之前国家有关部门和水利部出台过一些规章和行业标准(旧规范),主要是对项目建设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采取治理措施,多属被动式的。
国标从项目前期论证开始,对选址选线、工程布局、施工组织、建设管理等提出了一系列限制性规定,从源头上限制不利于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与环境的工程项目和施工行为,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控,对不符合国家建设标准的开发建设项目,将予以否决或修正。
2、国标提出新的一些规定
◆开发建设项目选线选址时,必须兼顾水土保持要求,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土地和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并提出了应避开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等6条规定;
◆对取土取料场的设置提出了不得在可能诱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的地方设置等4条规定;
◆对弃土弃渣场的设置提出了禁止在对重要基础设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行洪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布设等5条规定;
◆对工程施工提出了13条规定,如对在高陡边坡、沿江临河、城镇景区等重要敏感区建设的项目提出了保护措施规定,对在城镇及其规划区、开发区等的项目提出了保护自然景观、改变单一工程防护为植被与工程防护相结合的要求,对因项目不合理取用(排)水导致生态恶化、群众生活受影响的提出了限制性规定,对工程施工提出了保护好熟土层用于恢复土地和植被,土方施工应缩小裸露场地,减少裸露时间,防止暴雨和大风产生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的规定。
◆国标还明确要求,建设项目应采取拦渣、护坡、土地整治、防洪排导、降水蓄渗、临时防护、植被建设、防风固沙等措施。
◆新国标提出了开发建设项目防治水土流失的基本目标。一是项目建设区的原有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二是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三是生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四是水土保持设施安全有效;五是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等6项指标,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量化标准。
◆新国标对工程建设提出了5条必须做到的强制条款。一是控制和减少对原地貌、地表植被、水系的扰动和损毁,保护原地表植被、表土及结皮层,减少占用水、土资源,提高利用效率;二是开挖、排弃、堆垫的场地,必须采取拦挡、护坡、截排水及其他整治措施;三是弃土(石、渣)应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应集中堆放在专门的存放地,并按“先拦后弃”的原则采取拦挡措施,不得在江河、湖泊、建成水库及河道管理范围内布设弃土(石、渣)场;四是施工过程必须有临时防护措施;五是施工迹地应及时进行土地整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恢复其利用功能。
◆我国地域广阔,情况多样,建设项目类型各异,在新国标中针对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也提出了针对性的特殊条款。针对风沙区、东北黑土区、西北黄土高原区、北方土石山区、西南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青藏高原冻融侵蚀区、平原和城市地区的突出问题,国标都提出了特别要求。
对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矿山开采、电力、石油等不同行业,也提出了特别的规定和要求,限制和禁止了落后的施工方式。
◆新国标还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作出了新规定,如项目建议书中应编制水土保持篇章,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核准申请报告中应有水土保持方案专项报告,初步设计和施工阶段应有水土保持工程设计,以保障水土保持措施和投资的落实。同时,对工程招标投标、建设监理、监测、检查和验收各个环节,提出落实水土保持相关工作的要求。
(二)新旧规范的主要区别
1、章节编排及内容
2、水土保持可行性评价
3、水土流失预测
4、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与工程界定
5、定量计算以建设期为主,运行初期只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