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改建铁路成都至昆明扩能改造工程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doc

格式:doc   大小:6,28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改建铁路成都至昆明扩能改造工程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yzhfg888 2018/2/15 文件大小:6.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改建铁路成都至昆明扩能改造工程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改建铁路成都至昆明扩能改造工程
米易至攀枝花段垭口隧道出口






编制:
复核:
接收: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
施工单位: 中国路桥成昆铁路米易至攀枝花段MPZQ-2项目经理部工S35表01
工程名称
垭口出口
分部分项工程
施工缝
技术员

交底内容:
明确垭口隧道出口防水层施工作业的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衬砌施工作业。
一、交底说明
本交底适用于垭口隧道出口暗施工缝防水施工。
二、技术参数
(1)隧道衬砌纵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按2道计列,贯穿整条隧道;拱墙环向施工缝采取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橡胶止水带进行防水处理,按10m一道计列;仰拱环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进行防水处理,按10m一道计列;沟槽分段施工接头处于水沟周边设一道遇水膨胀止水条进行防水处理,按左右侧纵向洞身方向每10m各计列一道;变形缝采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止水带+聚乙烯泡沫塑料板+双组份聚硫密封胶嵌缝材料进行防水处理,变形缝里程详见桐梓林隧道设计图。
(2)变形缝宽度2cm。。
三、施工工艺流
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工艺流程图
四、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1)止水带施工:
(1)止水带(条)的设置类型:隧道衬砌纵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隧道衬砌环向施工缝(包括仰拱及底板出环向施工缝)采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沟槽分段施工接头处于水沟周边采用一道遇水膨胀止水条进行防水处理;变形缝处采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止水带+嵌缝材料(聚硫密封膏)。环向施工缝布置如图1所示,纵向施工缝布置如图2所示,变形缝布置如图3所示。
图1环向施工缝防水构造示意图图2 纵向施工缝防水构造示意图
图3 变形缝防水构造示意图
(2)中埋式止水带的定位安装:
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线重合。
止水带垂直弯曲,一端垂直挡头板一端紧贴挡头板(涂上脱模剂),待第一节衬砌完后紧贴模板止水带弯入第二节衬砌。钢筋混凝土中采用特殊箍筋让止水带垂直安放在混凝土内,第一节衬砌通过铁丝将钢筋卡和止水带固定在挡头板上,;在第二节衬砌时扳直钢筋卡将一起弯入的止水带垂直固定在第二节衬砌内,详见图4。
图4 钢筋混凝土中埋式止水带的固定方案二
(3)止水带的连接:
粘接前应做好接头表面的清刷与打毛,接头处选在衬砌结构应力较小的部位,粘接采用热硫化连接的方法,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cm,焊接缝宽不小于50mm,详见图8所示。采用冷接法时应采用专用粘结剂,冷接法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cm。设置止水带接头时,应尽量避开容易形成壁后积水的部位,宜留设在起拱线上下。
图8 止水带常用接头形式
衬砌脱模后,若检查发现施工中有走模现象发生,致使止水带过分偏离中心,则应适当凿除或填补部分混凝土,对止水带进行纠偏。
(4)变形缝防水处理
进变形缝宽度约2cm,变形缝均涂抹砼界面剂并加设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拱部部分变形缝内缘采用双组分聚硫密封膏嵌缝。
2、注意事项:
①、纵向施工缝:在先浇筑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根据止水条的规格在混凝土基面中间压磨出一条平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