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货币银行学课程
广西银监局干部培训中心制作
Money & Banking
本·伯南克
第一章引言
学习目的:作为全书的引子,这一章介绍了这门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指出了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并且介绍学习的方法,并激发大家对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一、初步认识(货币银行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货币及相关问题
1、货币收支及货币流通
2、货币与商业周期(business cycle)
3、货币与通货膨胀(inflation)
4、货币与利率(interest rate)
货币收支流通示意图
家庭
企业
购买商品和劳务
支付工资
政府
纳税、购买政府债券
直接出资、购买性支出
银行
纳税、购买国债
财政补贴、转移性支出
储蓄
个人消费贷款
企业存款
银行贷款
财政贷款
财政存款
5、货币政策(ary policy)
货币政策的作用、我国现行的“稳健的”货币政策
(二)银行等金融中介
1、信用与利息(利率)
2、银行的作用
银行除了组织储蓄、积聚资金外,还有其他什么作用呢?
银行与货币供应
(三)金融市场
1、有价证券问题(security)
什么是有价证券?有哪些种类?有什么作用?
2、外汇问题
包括外汇和外汇储备、外汇汇率、国际收支等问题
3、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二、学习货币银行学的意义
学习货币银行学,掌握剖析经济问题的入门钥匙。
三、学习货币银行学的方法
(一)在根据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学习
(二)借鉴西方的《货币银行学》
(三)学会“新闻解读”,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附:该门课程的参考书目
《货币金融学》
《金融学》王松奇编著中国金融出版社
《货币银行学》曹龙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货币的产生、发展;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的构成及发展,人民币制度的建立及其内容、特点。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
一、货币的产生
(一)古代货币起源说
管仲:“国家决定论”
司马迁:“交换论”
(二)马克思有关货币产生的论述
1、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二重学说
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1)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当价值用货币来表现时,马克思称之为货币形式。”那么这就是价值形式的演变历程,从而引出了货币。
可以得出:
1、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为了适应交换的需要而自发地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的;
2、商品变成货币是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发展的产物
3、商品变成货币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形形色色的货币
一、古代的货币(实物货币)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实物货币的牲畜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实物货币的是贝壳
实物货币的缺陷。
第一:实物不便于携带和运输;
第二:质地不匀,很难进行分割
第三:实物容易腐烂变质,难以于贮存,难于作为价值标准
二、金属货币
如何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属货币的缺陷:
第一:称量与临鉴定成色、纯度非常麻烦;
第二:金属货币在流通过程当中容易磨损,而减少它自身的价值。而且携带不便,不安全,流通费用比较高,
第三:金银数量有限,而且不容易开采,币材的供应很难适应市场交易的不断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