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电力北斗授时定位模组技术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1,590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力北斗授时定位模组技术规范》.doc

上传人:书籍1243595614 2024/12/12 文件大小:1.5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力北斗授时定位模组技术规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电力北斗授时定位模组技术规范》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电力北斗授时定位模组技术规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DL/TXXXXX—XXXX18ICS??????DL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XXXXX—XXXX?????电力北斗授时定位模组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owerBeidoutimingandpositioningmodule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本稿完成日期:)2021-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DL/TXXXXX—XXXX1电力北斗授时定位模组技术规范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电力北斗授时定位模组的技术要求与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电力行业选用的北斗授时定位模组的设计、研发、生产、检测与应用。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试验方法试验M:低气压GB/T2829—2002周期检验技术抽样程序及表GB///(冲击)抗扰度试验GB//T39399—2020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测量型接收机通用规范GB/T39267北斗卫星导航术语BD410004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导航定位数据输出格式BD420006-2015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时单元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术语和定义GB/T3926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uracy测试结果或测量结果与真值间的一致程度。单北斗工作能力workingabilityofBDSonlyDL/TXXXXX—XXXX18DL/TXXXXX—XXXX19仅接收北斗系统播发的导航信号便可进行位置数据解算与授时的能力。uracy相对于高精度授时、定位而言属于较低精度水平,便于授时、定位模组的一体化集成,适用于位置及时间服务精度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uracy利用载波相位动态差分以及多系统多频点联合解算等技术,实现动态厘米级定位或纳秒级授时的精度水平,适用于需要精准位置及时间服务的应用场景。模组Module指由基带单元、变频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等组成的解算设备。GNSS信号模拟器GNSSsignalsimulator能够按照BDS/GPS/GLONASS/Galileo卫星信号和用户定义仿真参数模拟产生与卫星导航信号原理特性一致的信号的一种设备。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BDT:北斗时(BDSTime)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RMS:均方根(RootMeanSquare)RTK:实时动态测量(Real-timeKinematicSurvey)ppm:百万分之一(PartsPerMillion)PPS:秒脉冲(PulsePerSecond)总则分类电力系统中应用的北斗授时、定位模组可依据所属专业进行典型配置选取,典型应用的场景见附录A,依据应用需求,可将模组划分为以下类别:I类为通用精度授时定位一体化模组,可同时提供微秒级授时与单点米级定位服务;II类为高精度授时定位一体化模组,可同时提供纳秒级授时与动态厘米级定位服务;DL/TXXXXX—XXXX2DL/TXXXXX—XXXX3III类为高精度授时模组,可提供纳秒级授时服务;IV类为高精度定位模组,可提供动态厘米级定位服务。模组分类表模组类型定位精度授时精度米级厘米级微秒级纳秒级I类√/√/II类/√/√III类///√IV类/√//,本文件中所述的专用要求只适用于相关章节所列出的模组类别。:应支持北斗三号系统,具备单北斗系统工作能力;应支持抗干扰功能;输出波特率应支持9600及115200bps;数据输出格式应符合BD410004的要求;应具备UART输出接口,可选配SPI、I2C。专用功能要求各类模组应满足以下要求:I类模组均应支持多系统单频授时定位功能,与其他卫星系统共同使用时应优先支持BDS;II类模组、III类模组、IV类模组应支持多系统多频点,与其他卫星系统共同使用时应优先支持BDS,每个系统至少支持两个频点;II类模组、IV类模组应支持RTK功能;I类模组、II类模组、III类模组均应支持1PPS输出。通用性能要求接收通道数每个频点支持的接收通道数应不少于12个。捕获灵敏度捕获灵敏度应优于-137dBm。DL/TXXXXX—XXXX18DL/TXXXXX—XXXX19跟踪灵敏度跟踪灵敏度应优于-147dBm。数据更新率I、III类模组数据更新率不应低于1Hz,II类、IV类数据更新率不应低于10Hz。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不应超过60s。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不应超过5s。重捕获时间重捕获时间不应超过5s。电源在直流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当供电电压偏离额定电压±10%时,应能正常工作。功耗连续定位状态下的平均功耗应小于500mW。-40℃~+80℃。-40℃~+85℃。%~95%。,应用于海拔高度3000m以上地区的模组应能保持55kPa条件下正常工作。±2℃,盐溶液浓度5±1%,-。,应用于其他业务场景的模组应满足GB/。DL/TXXXXX—XXXX4DL/TXXXXX—,应用于其他业务场景的模组应满足GB/。,应用于其他业务场景的模组应满足GB/。(冲击)抗扰度应用于交流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且邻近带电体安装的模组应满足GB/,应用于其他业务场景的模组应满足GB/。,应用于其他业务场景的模组应满足GB/。,应用于其他业务场景的模组应满足GB/。抗干扰对于北斗三号系统,,单音、扫频和脉冲干扰信号强度小于-60dBm时,模组可正常工作。可靠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30000h。≤1μs(1σ),II类模组及III类模组相对于BDT授时精度应≤20ns(1σ)。,I类模组秒脉冲上升沿应≤100ns,II类模组及III类模组秒脉冲上升沿应≤5ns。—XXXX18DL/TXXXXX—XXXX19I类模组单点水平定位精度优于3m(RMS),单点垂直定位精度优于5m(RMS);(RMS),单点垂直定位精度优于5m(RMS)。+1ppm(RMS),RTK垂直定位精度优于3cm+1ppm(RMS)。。检测规范检测环境检验场地室外检测检验场地:检验场地应选择在地质构造坚固稳定、利于长期保存、交通便利的地方进行。检验场地的各个检验点应远离高压输电线路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小于50m。检验场地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其距离不小于200m。点周围环视高度角10°以上无障碍物。附近不应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体,如大型建筑物、水面等。天线安装高度应高于地面1m以上。检验场地的基线距离测定精度应优于被检验模组标称精度的三分之一。检测设备检测设备要求如下:室内检测设备:GNSS信号模拟器、稳压电源。GNSS信号模拟器应满足420012--2015的要求。检测设备应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卫星导航信号模拟源检测使用GNSS信号模拟器检测时,将北斗模组天线接口连接至GNSS信号模拟器射频输出端口,将北斗模组数据输出接口连接至计算机软件检测系统,开启GNSS信号模拟器及北斗模组并稳定运行30分钟,检查各项设备连接运行正常后方可进行检测,可按图1所示进行连接:使用卫星导航信号模拟源检测使用实际卫星信号检测DL/TXXXXX—XXXX6DL/TXXXXX—XXXX7使用实际卫星信号检测时,将北斗模组天线接口连接至天线,将北斗模组数据输出接口连接至计算机软件检测系统,开启北斗模组,检查连接及运行正常后方可进行检测,可按图2所示进行连接:使用实际卫星信号检测功能检测通过使用GNSS信号模拟器结合管理与显控系统进行功能验证的方式,将模组天线接口连接至信号源,使模组加电后正常工作。分别仿真不同系统不同频点卫星导航信号,观察模组输出的数据,检验模组的RTK功能及抗干扰检测功能,检查模组的各输出接口类型,。通用性能检测接收通道数使用GNSS信号模拟器进行测试,将模组天线接口连接至信号源,使模组加电后正常工作。分别仿真不同系统不同频点卫星导航信号,检查每频点模组支持的卫星接收通道数,。灵敏度使用GNSS信号模拟器进行测试,设置模拟源播发BDS信号,,。数据更新率使用GNSS信号模拟器或实际卫星信号进行测试,将模组天线接口连接至信号源,使模组加电后正常工作。。时间特性使用GNSS信号模拟器进行测试,设置模拟器播发BDS信号,,分别设置仿真场景为未接收所仿真全部历书的冷启动状态、已接收全部历书的短时断电状态及已接收全部历书的短时信号中断状态,,,。电源使用GNSS信号模拟器或实际卫星信号进行测试,将模组天线接口连接至信号源,使模组加电后正常工作。降低电压为额定电压的90%持续20分钟,检查模组是否正常收星正常输出观测数据,然后升高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10%持续20分钟,检查模组是否正常收星正常输出观测数据。功耗DL/TXXXXX—XXXX18DL/TXXXXX—XXXX19使用GNSS信号模拟器或实际卫星信号进行测试,将模组天线接口连接至信号源,使模组加电后正常工作。检测模组10分钟内连续的电压值、电流值,计算稳定工作状态的平均功耗,。:高温工作参照GB/。模组放入温度为室温的试验箱中,按正常工作方式接入信号,开机正常工作;设置试验箱的温度为80℃,待温度稳定后,持续时长2h;试验中及试验后,检查模组是否可连续输出100次有效定位数据;试验后,检查模组外观结构应无明显变形、损坏或其他影响模组功能、性能的变化。:低温工作参照GB/。模组放入温度为室温的试验箱中,按正常工作方式接入信号,开机正常工作;设置试验箱的温度为-40℃,待温度稳定后,持续时长24h;试验中及试验后,检查模组是否可连续输出100次有效定位数据;试验后,检查模组外观结构应无明显变形、损坏或其他影响模组功能、性能的变化。:高温存储参照GB/。模组放入温度为室温的试验箱中,模组不工作;设置试验箱的温度为85℃,待温度稳定后,持续时长24h;试验后,检查模组是否可连续输出100次有效定位数据,检查模组外观结构应无明显变形、损坏或其他影响模组功能、性能的变化。:低温存储参照GB/。模组放入温度为室温的试验箱中,模组不工作;设置试验箱的温度为-40℃,待温度稳定后,持续时长24h;试验后,检查模组是否可连续输出100次有效定位数据,检查模组外观结构应无明显变形、损坏或其他影响模组功能、性能的变化。:恒定湿热参照GB/。模组放入温度为室温的试验箱中,按正常工作方式接入信号、接通标称电源电压;调节试验箱温度为80℃、相对湿度为95%,温度和相对湿度稳定后,试验时间持续2h;试验期间,检查模组是否可连续输出100次有效定位数据;试验后,模组恢复至室温,检查模组外观结构应无明显变形、损坏或其他影响模组功能、性能的变化。DL/TXXXXX—XXXX8DL/TXXXXX—:低气压参照GB/。模组放入低气压试验箱中,按正常工作方式接入信号接通标称电源电压;,试验时间持续30min;试验期间及试验后,检查模组是否可连续输出100次有效定位数据;试验后,检查模组外观结构应无明显变形、损坏或其他影响模组功能、性能的变化。-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具体要求如下:将被测设备放置于盐雾试验设备中;被测天线不通电;;试验持续时间:16h。试验结束后,检查被测设备的外观结构是否完整无腐蚀痕迹;I类、II类、;。,。试验后,检查模组是否可连续输出100次有效定位数据。,。试验期间,检查模组是否可连续输出100次有效定位数据。,。试验期间,检查模组是否可连续输出100次有效定位数据。(冲击)抗扰度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参照GB/,。试验期间,,。试验后,,。试验期间,检查模组是否可连续输出100次有效定位数据。DL/TXXXXX—XXXX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