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历史课题研究报告5篇 】是由【hh思密达】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历史课题研究报告5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历史课题研究报告5篇目录第1篇历史课题研究报告第2篇历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第3篇历史课题开题研究报告范文第4篇初中历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第5篇2023历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模板篇一历史课题研究报告历史课题研究报告2013-2014学年“身边困惑问题”小课题研究报告组别13级初一历史备课组参与人员董莹、刘建国、蔡焱爽、俱姗姗负责人董莹研究时间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身边困惑问题的主题对于初中起始年级,如何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课题确立的背景1、初一学生没有接触过历史课,听讲、手头落实习惯很差,课上需占用大量的时间培养,影响教学进度。2、由于不能留课下书面作业,所以学生的所学内容都要在课堂上消化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量大。具体研究内容1、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2、利用课堂教学教会学生阅读教材,整理学忆的能力,教会初一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4、初步培养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历史发展的简单规律。5、教会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对历史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6、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7、初步培养学生审题和答题的能力。研究过程中的具体做法1、确定课题,制定研究实施方案。集体备课中,汇集备课组的智慧,根据新课标和与之配套的教学实施建议,我们研究总结出现阶段我们教学中课堂存在的问题,将关于课堂有效性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2、通过情境创设、课堂竞赛等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变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方法为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和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通过教学内容中的主问题让学生真正开启思维,并能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品尝到问题解决的喜悦,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自觉投入到对有关历史问题的探究中去,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在课堂教学中协调用好学案和课件,把二者结合起来,节省订正学案的时间,同时保证知识线索清晰、重点突出。5、课堂教学中,针对具体的知识点,对学生分层次提问和指导,教会学生整合信息,指导学生记忆和背诵。6、坚持课上小测和提问,激励学生课下复习。7、培训课代表,让课代表成为老师在班内的小帮手,利用课前两分钟、午读等时间督促学生预习和复习。8、在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时,先由老师帮助学生整理好了每一课的'基础题,让学生对照课本和学案自己复习,而后又给出答案。鉴于很多学生对最后的复习存在一定依赖性,在第二学期我们编排学案时特意在学案的最后附上了七年级下册各课基础知识点的问题,便于学生及时复硬背的误区,期末复习阶段我们带领学生进行知识串讲,打破课文的界限,以不同的历史视角归纳所学历史知识。同时,我们利用学案中巩固提高的练习和期末复习练习卷,带领学生分析试题,教会学生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取得的研究成果1、大部分学生养成了比较好的听课,并进行有效的整理。2、学案的自主学习能够在预习时填上,大部分同学养成了预习的习惯。3、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历史学习兴趣也普遍提高。4、从期末复习、练习和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初一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第二学期成绩也较第一学期有了明显的整体提高。对研究的反思1、坚持学案教学难免会使课堂形式单一,时间长了显得枯燥无味。第二学期学案的编写有所改变,同时在使用时结合本课的特点灵活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由于每个班级的学生水平不同,练而定,教师在这方面有时不能全方位顾及,再加上课时过于紧张,达到日日清很是困难,基础知识落实还不够及时扎实,这个问题始终还是一个困扰,虽然有第二学期学案后面的基础题,但是想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及时复习,还很难做到。3、对于每节课主问题的设置希望能够提纲挈领,但有时效果不太理想。4、生本小组各班基本建立起来,可以更充分的利用,让学生自己出题,小组间竞赛,这样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提高积极性,又可以高效扎实的落实基础知识。5、初二进入近代史教学,属于中考考试内容,应该更好的带领学生及时落实基础知识,同时更注重在平时对学生进行史料阅读、答题思路训练,使学生的能力在不断积累中提升。篇二历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历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当课题或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社会认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好,即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为大家分享了历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欢迎借鉴!一、课题名称:初中历史有效学习研究二、课题的核心理念历史学科在中考的分数比例上占得很少。学生历史学习普遍主动性差,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仅局限满足于上课被动听老师授课,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初中的历史知识多而繁杂,初中学生难免有“繁多、杂乱、易忘”的感叹,认为学习历史是一种负担。学生们心理自我安慰现象就越来越严重,懒惰、颓废、自暴自弃。如何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才能达到有效学习。三、课题要解决的问题如今教学方式越来越无法让学生们巩固心神努力学习,课程的教育问题仿佛完全跟不上学生们的脚步,而学生们对于学习的态度也越来越感到枯乏无味,伴随21世纪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前进,而生活的条件也越来越好,学生们原本怀着积极进取的心态都随着时间慢慢给淹没了。而学生们对学习态度问题也是引起了教师们的注意,大多数教师都知道学生们对于学习态度低下的问题,无非就是一些“哎!读书那么苦那么累,现在是21世纪啊,随便出去就能找份工作养活自己了,干嘛还要那么辛苦的读书呢?”这大部分都是如今学生们心中的心声,从而课堂却成了学生们过日子的凭借。学生们心理自我安慰形象是越来越严重,懒惰、颓废、自暴自弃。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实践、体验,养成学生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成果交流的习惯,并将这些习惯落实于学生历史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历史探究合作性学习恰好适应了新教改的要求。四、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新课改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兴趣是成功的起点,也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短短40分钟一堂历史课上,如何最大程度地体现这样的教学理念,这就对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我研究初中历史有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课题研究的意义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学生自己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和诀窍,让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组织能力。使学生领悟到成功的喜悦,学会学习、实践、创造,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能健康全面的发展。让初中学生既能对历史非常的'感兴趣,同时又能在非常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好历史知识,充满自信的面对初中历史中考。教师本人通过课题研究可以更加系统地提高历史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新课程的视野》,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师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结构。有了结构,中心、重点一目了然,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学生的学习过程可变被动为主动,就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六、课题研究的内容(一)、分析研究不同层次学生历史的学习行为、学习现象和学习效果。(二)、研究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的策略以及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的方式。(三)、影响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因素分析。通过观察、调查和个案分析法,了解学生在学生活动中参与学习的表现、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学习的主要方式等,找出影响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因素。(四)、加强历史学法指导和研究,找寻攻克历史知识难记的堡垒,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针对影响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因素和低效或无效学生学习活动的表现,采用行动研究法,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操作策略。七、课题研究方法(一)、问卷调查法:进行有目的的年级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明确以下问题:怎样的学习活动是有效的?怎样的教师教学活动是有效的?怎样的学生学习活动是有效的?篇三历史课题开题研究报告范文一、选题缘由和意义2023年秋季起,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广东等四省区试点试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状况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学生在课堂活泼多了,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实施新课改应让课堂孕育着生机和活力,应让其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但随着课改的深入和推进,我们也逐渐感受到课改后的一些反常现象,特别是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整体效益上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