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1
文档名称:

sicpal复合材料钻削加工的棱边缺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13,926KB   页数:8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sicpal复合材料钻削加工的棱边缺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

上传人:知识徜徉土豆 2024/12/13 文件大小:13.6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sicpal复合材料钻削加工的棱边缺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sicpal复合材料钻削加工的棱边缺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sicpal复合材料钻削加工的棱边缺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SiCp/Al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及力学性能,因此,受到科研界人士的高度重视。由于sic增强颗粒的加入使其给切削加工带来诸多不便,在加工结束后工件边缘位置经常会出现崩边、碎裂及剥落等棱边缺陷,这将使得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价值降低。本文通过有限元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SiCp/Al复合材料的钻削过程中棱边缺陷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将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阐述出有限元方法与实验方法存在差别的原因。具体研究工作如下:首先,通过有限元方法对钻削过程中棱边缺陷的形成机理进行具体叙述,假如复合材料为均匀的各向同性,其棱边缺陷的形成过程简要分为四个过程:剪切变形阶段,应力传播阶段,扭曲变形阶段,棱边缺陷形成阶段;并将有限元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阐述它们存在差别的原因;产生棱边缺陷离不开切削力的作用,通过分析拉应力和压应力的作用来进一步理解棱边缺陷形成机理。其次,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建立了SiCp/Al复合材料的微观有限元模型,因为该模型更能贴近实际的材料结构,由此将钻削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剪切变形阶段、微裂纹萌生阶段、明显应力传播阶段、断裂形成阶段、棱边缺陷形成阶段;同时,研究了切削参数对切削力及棱边缺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加切削力及棱边缺陷值均呈增大趋势;将两种不同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结论包括增强颗粒的微观模型的棱边缺陷值大于均匀模型的棱边缺陷值;最后研究增强颗粒的体积分数对棱边缺陷及切削力的影响,得出结论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棱边缺陷及切削力均呈增大的趋势。最后,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切屑与棱边缺陷的关系、棱边缺陷形貌形成的原因;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棱边缺陷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验证,两者结果均得出进给量对棱边缺陷的影响最大,其次为sic颗粒的体积分数,最后为切削速度的影响;将部件进行添加挡板处理,对其进行变应力的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棱边缺陷值有很大程度的减少。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关键词:SiCp/Al复合材料;钻削;棱边缺陷;有限元分析;实验研究;AbstractBecauseSiCp/positematerialshadgoodphysicalandmechanicalproperties,,fractureandedgedefectsafterthemachining,,biningthefiniteelementandexperimentalanalyzedtheformationmechanismandinfluencingfactorsofedgedefectsofSiCp/paringtheexperimentalresultswiththeexperimentalresults,:Firstofall,usingfiniteelementmethodintroducedtheformationmechanismofedgedefectsduringtheprocessofdrilling,theformationprocesswhichdidn’taddreinforcingparticleswasbrieflydividedintofourprocesses:thephaseofsheardeformation,stresstransmission,,,,sodrillingprocesscouldbedividedintofivestages:thestagesofsheardeformation,microcrackinitiation,obviousstresstransmission,’tbelacked,,paringthesimulationresultsofthetwostudies,,,,,throughtheorthogonalexperimentfoundoutthebiggestfactorthatinfluencetheedgedefects,:SiCp/positematerials;drill;edgedefects;finiteelementanalysis;experimentalstudy;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目录第1章绪论 9第2章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钻削加工的形成机理研究 21第3章切削参数、材料的体积分数对棱边缺陷的影响 41第4章对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钻削加工的棱边缺陷实验研究……………… 53第5章SiCp/Al复合材料钻削加工棱边质量的控制策略研究 ……………………………………. 66结论 68参考文献 69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73致谢 74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第1章绪论-10--9--1-,通过不同尺度、不同层次上结构设计、结构优化使其产生原单质材料根本不具备的全新的高性能与新功能。由于这个特点使其成为最富有研究潜力的战略性结构材料,因此受到足够多的重视。本论文所要研究的是由SiC颗粒作为材料的增强体,以铝作为基体一种材料,其属于颗粒增强型铝基复合材料;其所具有高比强度和比刚度、耐磨耐高温、较低热膨胀系数、良好的疲劳性能和断裂韧性等优良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先进武器、卫星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由于SiCp/Al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压能力,如此,将此优点应用到飞机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低体积分数的SiCp/Al复合材料便作为非主承载结构件而成功的应用到飞机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该种复合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现已将SiCp/Al复合材料作为主承载件应用到先进飞机上[1];由于SiCp/Al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刚度,如此,此优点也得到应用,,DWA公司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及美国空军合作,应用刚度比较高的SiCp/Al复合材料代替原有的铝合金蒙皮,则使F-16战斗机的腹鳍寿命由原来的几百小时提高到6000h、刚度相应的提高50%左右,此举给美国空军的军费开销节省2100万美元,现美国空军正逐渐的更换SiCp/Al复合材料腹鳍[2-4];同树脂基复合材料相比,SiCp/Al复合材料具有更强的耐冲击能力和耐冲蚀能力,,在20世纪90年代,普惠公司将DWA公司研制的挤压态SiCp/Al复合材料成功的被应用为波音777飞机发动机的风扇出口导流叶片;美国将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作为三叉戟导弹的惯性导向球及其管型测量单元的检查口盖[5];由于我国对SiCp/Al复合材料研究较晚,但是进步很快,由我国自主研发制备的SiCp/Al复合材料的卫星相机零件同以往用的钛合金相比,有两个显著的优点,一是质量降低了35%,但是传热性提高了10倍[6]。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2--9--1---,因为SiCp/Al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及力学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先进武器、卫星等领域获得了非常成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应用SiCp/Al复合材料所研制出的新产品在性能方面得到了应有的提高,二是给公司或者国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但是,随着制造业的不断进步,对SiCp/Al复合材料的表面质量及棱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为表面质量的不达标,将给该材料的使用带来诸多麻烦[7]。目前,对于SiCp/Al复合材料的表面质量的切削、磨削的研究较多,对钻削加工的表面及棱边质量研究的相对较少;对于SiCp/Al复合材料的研究均停留在低体积分数上,对于高体积分数的SiCp/Al复合材料研究相对较少。本课题主要针对的为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钻削加工的棱边缺陷研究,主要分析棱边缺陷的形成机理,通过对棱边缺陷形成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得出应力对棱边缺陷的影响规律,由此还可得到工件在各个阶段细微的变化。这为今后进一步研究SiCp/Al复合材料的棱边缺陷奠定理论基础。,经研究表明,对于颗粒增强型复合材料而言,由于增强颗粒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不同及颗粒本身的粒度不同使得其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不尽相同;对于短纤维或晶须增强型的复合材料而言,由于某些纤维或晶须被拔出,或是被压倒均可以导致表面粗糙度的不同,该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还取决于其切削方向与短纤维或晶须间的夹角;影响复合材料已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的因素有材料本身的性能、增强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4--3--1-颗粒的尺寸、形状及分布状态、加工条件等[8]。来自沈阳工业大学的于晓琳等对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精密磨削机理及表面评价进行研究。经研究表明,湿式和干式磨削是通过SiC颗粒的脆性去除形成最终的表面,其难以形成高完整性的加工表面;冷冻磨削是通过SiC颗粒的脆性去除和塑性去除,两种颗粒的去除方式形成最终的表面,加工表面质量优于湿式和干式磨削;ELID磨削时通过SiC颗粒的塑性去除方式形成最终的表面,其加工表面质量优于前两种磨削方式的加工表面质量;从不同的磨削工艺角度分析,影响SiCp/Al复合材料的表面质量由优到劣的顺序依次为ELID磨削、低温冷冻磨削、湿式磨削、干式磨削[9]。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周鹏等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工件切削表面粗糙度测量与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经研究表明,在加工C/C时,为了获得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应将铣削加工进给速度尽量减小,应提高转速和选择恰当的切削深度;而在进行车削加工时,应选择较小的进给速度、转速及切削深度,对于CPH材料来说,为了获得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在铣削加工中应选择较小的进给速度,较高的主轴转速,而在车削加工中,应选择较小的进给量及切削深度,较高的主轴转速;铣削C/C材料时,应该选择AL2O3涂层刀具;车削C/C材料时,应选择硬质合金(TiN涂层)刀具;当车削C/C和C/Ph材料时,其表面质量随着刀尖圆弧半径的减小而变差,当刀尖圆弧半径为2mm时,其表面质量最好;使用三维幅度参数和空间参数对C/C、编织C/Ph、涂层C/Ph复合材料和硬铝表面进行评定之后发现,在这几种材料表面上并没有出现类似于金属切削过程中出现的进给波纹、明显及不平的加工波峰和波谷,其具有一种随机的特性,其归结为脆性材料的缘故[10]。来自法国INSA-Lyon大学的YingyingWang等通过实验的方法对SiCp/Al复合材料冷喷涂层的微观形貌及损伤行为进行研究。其所使用的复合材料所含的元素为C、O、Mg、Al、Si等。所用到辅助仪器包括:扫描电镜,其作用为观测涂层的微观形貌;三维光学显微镜,其作用为观察气孔的形态学。实验研究的大体思路为,首先观察纯铝与SiCp/Al复合材料涂层的表面形貌的异同,之后对复合材料涂层进行重点分析,最后研究复合材料涂层在溶液中是否有腐蚀现象发生。经研究表明:SiC颗粒的加入使得涂层表面气孔的体积分数降低;SiC颗粒的尺寸增大,则产生的裂纹增多;原料中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