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评价 】是由【88jmni9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评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成都师范学院郭多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评价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202X关于教学评价的一般常识壹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依据叁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评价建议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评价方式伍编写思想政治(品德)评价方案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关于教学评价的一般常识01PEPORTONWORK教学评价,一般认为,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围绕教学过程的诸要素和形成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来进行的。01从教师个体的角度讲,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是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掌握的主要评价技能也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技能,二是对教学任务完成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的技能。02什么是教学评价?评价=测量(量的记述)或非测量(质的记述)+价值判断评价,意味着根据某种标准对某事物的价值作出判断,衡量其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根据评价时间和作用不同来分类: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根据评价的方式分:量化评价、质性评价。12是基于对学生学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考试测验、观察、谈话、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等方法,不断反馈学生学习某课程的成功与失败的信息,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为迎接终结性评价做准备。3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1终结性评价2诊断性评价又称准备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诊断性评价重点在于调查学生完成阶段性学习任务中的困难所在,并找到学习困难的原因,据此确定每个学生的教学起点并采取某些补救性措施,选择差异性的教学策略并给学生以情感方面的关心和支持。3终结性评价,也称总结性评价,是指以预先设定的课程教学目标为基准,就学生学习课程的知识、能力、素养状况与课程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进行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对某课程学考试的方式进行,具有毕业的功能。同时,总结性评价建立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由学业成绩、教师考核、学校鉴定相结合,共同完成对学生某课程学习的评价。404030102是指以人文主义为认识论基础,通过文字、图片等描述性手段,对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进行全面充分的揭示,以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的教育评价活动。借用了当代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如调查法和观察法、谈话法、档案袋评价法等。二十世纪50年代以后,这些方法在社会科学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我们把这些方法和相关技术引入教育评价,就成为通常所说的“质性评价方法”。问卷的设计,访谈的设计以及教学调查的设计等内容,这些都属于质性评价方法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质性评价质性评价质性评价趋势的形成,主要受建构主义理论模型和评价模式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教育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启用质性评价方法,国外的一些教师和研究者已开始采用实验的方式加以推进,这一点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就质性评价方法本身而言,它带有更强的人文性、过程性以及民主协调性,它应当成为将来整体评价的必然趋势。量化评价方法:通过将评价内容化为可以量化的数量,经过测量这些相关数据,并以量化统计方法来分析结果数据,最终达到评价目的的一种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测验法。主要的测验类型:诊断性测验、成绩测验、学能(学习能力)测验量化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