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pdf.pdf

格式:pdf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pdf.pdf

上传人:lxydx 2015/5/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pdf.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保险研究 2008年第 10期三农保险 INSURANCE STUD IES No. 10 2008
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刘昌平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72)
[摘要] 为满足农村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障需求,抓住“人口红利”带来的各种良机,尽快
改变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处于“制度真空”的现实,有必要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本文基
于宏观视角和战略高度,从制度框架与基金管理模式两个方面,提出了建立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制度的战略思路。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个人账户
[中图分类号] F840. 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 - 3306 (2008) 10 - 0038 - 04
一、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一)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仍处于“制度真空”状态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始建于 20世纪 90年代初, 1992年民政部制定下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基本方案》(以下简称《基本方案》)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各地广泛开展。截至 1999年底,参保人
数约 8 000万人。自 1999年始,国务院开始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行清理整顿,指出我国农村尚不具
备普遍实行社会保险的条件,要求停止接受新业务,有条件的过渡为商业保险。至此,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
险事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截至 2006年底,全国有 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 1 905个县(市、区、旗)不同
程度地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积累保险基金 354亿元, 5 374万农民参保。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农
村社会保障覆盖率只有 3% ,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比例为 22∶1,城乡人均社会保障费的比例为 24∶1,可以说,
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仍旧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导致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失效的
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农村养老保险基金难以实现保值增值致使传统制度缺乏可持续性。传统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是以
县为单位统一管理,基金保值增值方式主要是购买高利率财政债券和存入银行,不直接进行投资,致使参保
农户实际收益率非常低,有的甚至为负收益率,严重打击了农户参保的信心。
其二,政治责任和经济责任的缺失是导致制度失效的重要原因。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责
任,包括政治责任与经济责任两方面。政治责任主要指出台专门性的法规、规章,组织引导农民参保以及采
取合适的强制形式。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没有专门的法规或规章,各地实施办法基本上是在《基本方案》的
基础上稍做修改后形成的,这些办法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导致制度的建立、撤消,费用的筹集、运用以及养老
金的发放很多时候按地方政府的意愿执行。政策法规滞后,不仅使制度缺乏保障,还给制度运行带来了一系
列问题,如保险对象不明确、保险资金来源不稳定、管理混乱等。经济责任主要体现为给农民参保提供补贴
性支持、对养老保险金提供保值补偿、为农村社保机构提供经费支持等。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坚持
“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抚持”原则,其中“集体补助为辅”难以落实,“国家给予政策扶
持”集中体现在乡镇企业职工参保,集体补助部分可税前列支,而农民参保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