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由教育均衡发展想到的.doc

格式:doc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由教育均衡发展想到的.doc

上传人:cdsqbyl 2015/5/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由教育均衡发展想到的.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由教育均衡发展想到的
    上一篇博文已提到:中国的舆论一提出某种理论,恰恰就说明我们国家某方面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到了需要住院治疗不能拖延的地步了,你看,“三个代表”是在越来越多精英、上层人士不能代表广大人民利益,不少先进生产力跑到私营企业这一边的情形下提出的;“科学发展”是基于经济领域发展严重不科学趋势愈演愈烈(疯狂挖掘宝贵资源,严重破坏生态,贫富分化差距拉大)提出的。而“和谐社会”则是在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理想信念丧失,贫富分化越来越大,群体上访演变打砸烧事件,黄毒赌蔓延、下岗职工、二代民工子、弱势群体等子女弟心理失衡,被迫走上偷抢杀等不和谐问题越来越突出时提出的。
    于是我们便不难理解,教育均衡发展的提出正说明当前我国城乡教育失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了。以今年高中招生为例,富裕家庭为把自己中上水平(中考分数在550-600分)的孩子送到长治二中、太行中学、太谷一中、平遥一中等重点中学找关系再花上2-4万元还得抓的紧点,迟慢了想进都晚了。而长治六中、九中、以及各县一中却得使出浑身解数,以1万甚至2万元奖励的代价挽留本县中考前十名,争抢优质教育资源、优质生源之激烈可见一斑,此是高中不均衡之怪象。
    再看初中,县二中一个年级14个班,一个班班容量在70-,比邻的城关中学教职工30余人,全校学生不上100人,再看其他中学,除监漳、涌泉、洪水、故城等中学学生规模保持在500以上,其他乡镇中学学生锐减,几近崩溃。各校学生数挣扎在200-300之间,十几家乡镇中学总学生数不抵二中一家学生数。二中一家独大,优秀教师一窝蜂的往县城涌,过去柳沟、故城、信义、广志、曹村等中学各领风骚五六年的历史不再,初中教育,象过去乡镇学校之间激烈竞争的情形难再,此为初中教育不均衡之怪象。
    最后看小学,2003年,笔者在县教育局时,全县有小学420所(377个行政村),七年过去了,现在全县小学仅存150所,以贾豁乡为例:24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12000口人,目前实际仅存贾豁、郭村两所小学,宋家庄(580口人)小学学生最多时达到150名(教师7-8名)现在还有2名教师,3名学生。胡庄小学(520口人)1名教师,2名学生,下王堡小学1名教师,3名学生。我们再看县城小学,班容量在80左右,此为小学教育不均衡之怪象。
    一个教室80多名学生,教师甚至连讲台都下不去,我们可以想象那处在后三排,学****成绩处在50名以后的那30多名学生的学****环境、学****信心、学****状态、学****效果。再看学****代价,我县县城1间家一月150元都不好寻,在县城租个合适家供孩子念书,成为不知多少学生家长的奢望。 
    我们的教育,2000年以前是普九、村村盖学校,2000年以后又是整合教育资源,规模办学,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村村撤学校。县城办高质量高级中学,中心镇办规模初级中学,乡办高段寄宿中小学,行政村办低段小学,理论设想的很好。但客观上难抵
城乡差别急剧加大的巨浪,青年教师(新鲜血液)下不到乡村,优秀中年教师一个一个调入乡镇直至县城,无数的家长携妻带子离开农村奔赴县城、城市。主观上整合学校又成为各学区仅次于教学质量的考核指标,中学是难撤的,合并更不是学区校长愿意和能力的,联合校长们只好把撤并小学作为自己汇报的政绩,于是连拉带推,不到7年,将近300所小学被撤掉。
    念了十二年书,又教了六年书,直至到教育局写了二年材料,二十年受教育与教育的我还是不能解开这个教育的难题,倒是最近几年听到了几个令人惊喜的消息,一个是大前年,村里二娃的闺女小则都是在W家沟、山交沟小学毕业的,其中女儿直接到武乡二中念书,竟然能夺得全年级(12个班700多学生)第一名。小则也在去年高考达到重本线。今年村里表兄的女儿在一中提前招考中考得第三名,中考分数达到618分,甚至达到了市重点长治二中的录取线。她的小学也是在W家沟小学和山交沟小学完成的。让我又情不自禁的想到了20年前我那可爱的W家沟小学。
    那时的W家沟(250余口人)小学,全校30余名学生,两名教师,一三年级一个班,二四年级一个班,完全是复式教学(老师教四年级的时候,二年级学生做作业,学****好做作业完成早的,也可顺便听听老师给四年级的教课内容,学****远不像县城小学累)念五年级到邻村的山交沟小学。那时的老师心态平和(得益于城乡差别小)、教学上严厉认真,敬业心强,热爱学生,从1986到1990年,从W家沟小学连续走出4名学生,初中阶段,始终都是故城中学和信义中学所在年级的前三名把式。直至中考都位于全县前三四十名名左右而被当时的中专师范录取。
    我也听说,今年我县的高考第一名是监漳中学的毕业生,前几年考取复旦大学的是东良中学的毕业生,而前年考取北大、南开的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