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文档名称:

平顶山沿湖城市设计-交通专题研究.ppt

格式:ppt   大小:14,047KB   页数:5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平顶山沿湖城市设计-交通专题研究.ppt

上传人:陈潇睡不醒 2018/2/17 文件大小:13.7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平顶山沿湖城市设计-交通专题研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交通专题
交通现状分析
一、现状区域交通条件
洛平漯高速
现状铁路和G36(洛平漯高速公路)的走向隔离了新城区与老城区,严重制约了新老城区之间的联系。 S241、S242省道贯穿规划新城,使得大量通过性交通需求穿过新城地块,增加片区内部道路交通负担,对新城规划定位的体现和规划功能的实现有较大负面影响。
现状老城
规划新城
西片区
东片区
交通现状分析
二、规划新城交通条件
本次设计地块,西片区紧邻城市干道,位于环形干路系统内,避免新城内部受到长距离过境交通的影响;东片区位于主干道南侧,总体交通条件相对良好。设计中需要考虑高铁和轨道交通对整个新城内部交通产生的影响。
高铁平顶山站
轨道交通
交通现状分析
三、规划新城问题梳理
1、根据《平顶山市总体规划》,新城城区整体呈东西长南北窄的狭长状,规划四横六纵的主干路网格局,由于在路网中的位置不同,四条主干道在功能定位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在设计上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案。
平安大道
滍阳路
龙翔大道
长安大道
平安大道是新城核心东西向交通性主干道,是新老城联系的双通道之一。
滍阳路、龙翔大道是新城内部客运性东西向主干道,是高铁车站两条辐射轴线。
滍阳路、龙翔大道是新城内部客运性东西向主干道,是高铁车站两条辐射轴线。
长安大道是两条高速公路的发散轴线,是新城区内交通与高速公路走廊的联系通道,同时也是新老城联系双通道之一。
高铁平顶山站
交通现状分析
三、规划新城问题梳理
长安大道同时具备内外部联系通道和城市景观走廊的特性:长安大道是平顶山规划新城内部交通接入高速公路系统的唯一联系通道,具有较强的交通特性。同时,长安大道南倚应山、白龟山水库、国家湿地公园等景区,沿途景观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城市景观走廊,是新城居民主要的观光休憩场所,具有较强的慢行交通需求。
郑尧高速
漯平洛高速
长安大道
应山
白龟山水库及国家湿地公园
交通现状分析
2、规划路网中,在西片区内部两条主干道省道S241与龙翔大道相交形成的三叉路口,功能上将西片区分隔为三块,不利于西片区统一规划设计,对于片区内的交通有较大影响。
三、规划新城问题梳理
应山
白龟湖及国家湿地公园
交通现状分析
四、新城规划路网评价
新城各等级道路比例
新城路网规模指标
主、次干路密度偏高
支路密度偏低
路网结构需有所调整,加密支路网
道路等级
道路网密度(km/km2)
规范推荐值(km/km2)
主干道

~
次干道

~
支路

3~4
道路等级
道路比例
推荐值
主干道
%
15%~20%
次干道
%
25%~30%
支路
%
50%~60%
路网密度
道路级配
主干路比重过高、支路比重过低
构建了较好的路网骨架
需加密支路网,提高道路连通性
交通现状分析
五、区内规划路网评价
西片区路网规模指标
东片区路网规模指标
主干路密度偏高
次干道密度适中
支路密度偏低
道路等级
道路网密度(km/km2)
规范推荐值(km/km2)
主干道

~
次干道

~
支路

3~4
道路等级
道路比例
推荐值
主干道

~
次干道

~
支路

3~4
东片区
西片区
主干路密度适中
次干道密度偏低
支路密度偏低
西片区路网
东片区路网
交通现状分析
六、内部重要节点分析
主干道三岔路口区域
主干道三岔路口将西片区分隔为三块。交叉口形态设计决定了机动车交通通行能力与主干道对地块切割效应的强弱。
长安大道-CBD区节点
长安大道承担了大量的通过性交通需求,在该区域内,长安大道两侧存在着大量的行人过街需求,与通过的机动车产生严重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