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从《诗经.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诗经.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2/17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诗经.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诗经》中看先秦女子的生存状态
《诗经》是前秦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从《诗经》入手分析中国先秦女子的生存状态时很有代表性、很有说服力的。这是因为:一、时间跨度大《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而在一定时期人们的整体思想、观念、生活状况等是较稳固的,是在时间的积累中逐步形成并能够长久延续下去的;二、地域分布广作为《诗经》核心内容的“国风”,涵盖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北部一些地方,可以说其所涉及的地域差不多囊括了先秦时期人们最重要的政治、文化、生活活动区域;三、诗歌来源全《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是同朝朝廷派专门使者在农忙时到全国各地采集而来。因此,“国风”内容来自民间,能够真实的反映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能够反映一定程度饿贵族阶级生活。“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宗庙祭祀、祈祷和赞颂神明,反映了当时的礼俗文化。综合“风、雅、颂”的内容可以看出,《诗经》的305篇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天文、地理、外交、风俗、文艺等,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四、内容现实性强与其他国家的早期诗歌以颂咏诸神和英雄人物为主不同,《诗经》中的诗歌以反映社会现实、反映日常生活为主。它的风格朴实自然,有较强的现实主义精神。五、与女性有关的作品多《诗经》中与女性有关的作品大约占其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既有占《国风》四分之一的婚恋爱情诗,又有大量关于女子日常劳动的诗歌,亦有反映女子参与宗庙祭祀的诗歌;同时,这些作品不但有大量关于广大平民阶层女子生活的生活,亦有不少反映贵族女子的生活。综上所述,通过分析《诗经》是可以窥探到先秦女子生活的生存状态的。以下就从《诗经》所反映女子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婚姻地位、爱情地位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社会地位
夏商周三代正是完成由父系制的定型发展到父权确立的过程。王国维先生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因此,《诗经》时代,正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在这一时期,母系制被父系制彻底取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已经形成并确立。此种时代变革的特征贯穿在政治统治、宗族统治、家庭组织等各个领域。而当时占统治地位思想的周礼也已形成体系,并无时无刻地起着制约作用。这些变革必然直接导致女子社会地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观念,男尊女卑
最晚至周代时,我国已经完成了母权制到父权制的转型,建立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父系社会。在社会普遍心理作用下,男尊女卑成为一种观念根植于人们的头脑中。这既有显性的表现:如《小雅·斯干》中的“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与“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的强烈反差对比。又有隐形的表现:如《国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这是一首写一对贵族青年恋爱的恋歌。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诗中以男子的口气对姑娘的美丽容貌和美好品德进行了称赞。其实,《诗经》中不乏这样称赞女子美貌的,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亦有许多直接称赞女子品质品格的,如“淑女”、“静女”、“彼美淑姬,可以晤言”等。这些看似是男性对女性的赞美、女性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