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加强企业信用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毕业摘要: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对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领导、各个部门的重视和参与,团结协作,齐抓共管,才能实现信用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企业;信用制度;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信用决定着人们在经济分配格局中的地位..毕业,影响着人们的经济生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因此说企业信用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1 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认识企业信用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关于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诚信经营就是生产力,诚信经营就是竞争力。大力加强信用建设,对于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以及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企业科学、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将价值的使用权有条件的暂时让渡式转移给他人。信用就是遵守诺言,实践承约,从而求得别人对其的信任。市场经济就是契约经济,在商品的交换交易过程中,商品的生产者按照约定生产一定规格、质量、性能的产品,而产品的中间商或者使用者按照约定,按时、定额支付相应的货币。因此,人无信而不立,企业无信难兴。信用建设不仅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市场正常秩序和运行效率,也必定影响到法律政策的有效实施。失信会引发社会各种不良风气和道德问题,影响着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2 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开展信用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经济领域,我国历代商人都把讲信用、诚实待人,信守承诺等观念和行为作为商业经营及社会交往的行为准则。我国明清时期兴起的晋商、徽商等商帮,都是把诚信与商业活动融为一体,作为企业经营之本。他们作为近代民族经济的代表所倡导的商业诚信,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和借鉴意义。
近几年,随着我国法制建设不断推进,各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和职工广泛开展的公民道德建设和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活动,已逐步形成了很多诚实守信、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企业。它们坚持以诚信为核心的价值观,在企业发展中不断做强做大,并在之地。有的企业的信用体系以员工诚信为主体,使诚信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以教育引导为支柱,形成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以有效监督为基础,实现信用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和社会化;以完善制度为保障,提高信用建设的实际效果。但是,应该看到,当前社会上信用缺失现象大量存在,信用缺失引发的矛盾和问题纠纷经常发生。在经济领域存在严重的信用缺失现象,在经济交往中不遵守经济承诺和经济合同;在商品交易中企业之间互相拖欠货款;在借贷活动中欠贷欠息甚至逃废债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