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城乡一体化规划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乡一体化规划论文.doc

上传人:86979448 2018/2/19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乡一体化规划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城乡一体化规划论文
建立城乡一体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
摘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我国经济转型和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运而生,它既是对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发展与补充,也成为我国当前以及今后较长时期内进行扶贫减贫的制度保障。然而,随着低保制度全面普及工作的开展,城乡之间的制度差异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该制度的保障效果。为此,要建立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准确定位救助理念、强化管理制度;实行阶梯模式救助和差异性资金筹集;建立专业化的管理岗位和人才队伍,绩效与监管并重。
关键词:低保制度;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低保”)作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核心项目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政策制定者和专家学者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概括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反贫困的角度论述了建立低保制度的迫切性与可行性,呼吁把农村低保纳入国家统筹视野(王思斌,2007;[1]洪大用,2005;[2]杨宜勇等,2006[3]);二是探索适合地方及城乡特点的低保对象识别方法,目的在于为该制度的全面推进提供必要的技术储备(张时飞,2007;[4]关信平,2006[5]);三是从对贫困进行评估的视角探讨了贫困阶层生活状况的改善策略(徐月宾等,2007;[6]王祖祥等,2006[7])。从学者的研究成果看,主要集中在低保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政策效果上,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区域如何进行差异性救助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通过对城乡低保制度实施现状的比较分析,探讨如何实现地区差异性原则基础之上的低保制度城乡一体化。
一、我国城乡低保的政策推移
(一)传统社会救济的替代产物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企事业单位职工享有普遍的“就业保障”,农村由生产队负责农民的生老病死,社会大多数成员都能通过就业或劳动获得相应的保障,余下的贫困群体有一大部分通过家庭和互助维持生存,再余下的仅是少数的无依无靠的边缘群体,如“三无”人员、“五保户”等,这些人群构成了传统社会救济的主要对象。然而,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体的城市新贫困群体大量涌现,企事业单位集体福利的保障功能也越来越弱,城市社会救助的任务明显加重;在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取代了集体经济,农民生活风险增大,“五保”制度也因缺乏资金保障面临严重困境。在此背景下,亟须建立新的救助制度替代传统的救济制度,以缓解日益突出的贫困问题。于是,1993年,低保制度在上海首创,并拉开了中国城市社会救济制度改革的序幕,其后,在民政部的推动下,各地纷纷开始试点探索。[8] 这一地方性试验与探索阶段一直持续到1999年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并开始从中央预算对城市低保进行投入为止。
(二)扶贫减贫的全新制度保障
1999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的正式发布和中央财政对绝大多数省份低保补助的下拨,标志着低保制度的建设结束了地方试点与探索阶段,开始进入以中央为主导的崭新时期。具体而言,这一时期的低保制度又可以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指从1999年到2006年,中央主导下以城市为核心的制度建设阶段。在此期间,城市低保取得跨越式突破,保障对象和资金投入都大幅度增加,较短时间内基本实现了
“应保尽保”,并通过“分类施保”等措施逐步规范、完善与提高。同期的农村低保却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一度停滞甚至倒退,虽然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重申“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仍是地方各自为战,中央既无政策也无资金支持。第二阶段是指从2007年至今,中央主导下迈向城乡一体的制度建设阶段。随着2007年《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的发布,全国性农村低保制度确立并和城市低保制度一起,向着城乡一体的方向不断迈进。[9]这不仅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城乡协调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标志着国家开始重视全体公民的生存权,对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也意义重大。由表1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城乡低保制度的普及情况。
可以看出,由初期救济政策的替代措施发展成为后来扶贫减贫的制度保障,低保制度由城市扩展到农村,使狭隘的、不稳定的道义性救助发展成为广覆盖的、稳定的制度性救助,有其明显的进步实效。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转型的深化,现行制度在若干环节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城乡低保的制度失衡问题突出,要想实现该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尽快解决相应问题,并促成制度的城乡一体化。
二、现行城乡低保制度的比较分析
我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及经济制度的失衡导致了低保制度的城乡不协调。这种非均衡的社会救助模式不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保障功能,反而进一步加剧了二元社会的恶性循环,对

最近更新

生物学仪器设备技术 18页

2025年鼠年经典祝福语简短一句话大全 17页

2025年黑龙江高考用什么卷 3页

2025年黑龙江玉泉狩猎场导游词 5页

我国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分析 3页

2025年最新小学学生综合评语大全(通用50句).. 8页

炼油技术专业示范性建设汇报 18页

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与评价—.. 3页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研究 3页

我国债券信用评级影响因素分析 3页

2025年北京第十一中学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试题.. 10页

2025年最新励志唯美座右铭语句汇总(精选130句.. 8页

泰国风情湄南河平原 25页

2025年高考英语答题技巧与方法 5页

2025年高考英语完形填空技巧 4页

2025年高考考场导致失分的低级错误 2页

2025年一例肾结石患者的药学服务方案 4页

影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3页

2025年再别康桥同步练习教程文件 4页

2025年最新5年级小学生自我评价 5页

2025年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 62页

公园绿化协议 5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及知识点.. 12页

仓储物流服务投标书范本 4页

新澳门的资料 1页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ppt课件 302页

监理规划(土方开挖) 50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侧面积与表面积 33页

《溺水的预防与救护》的教学设计 3页

关于印发《海南省海南省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