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文档名称:

大学生愤怒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因素的研究.pdf

格式:pdf   页数: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生愤怒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因素的研究.pdf

上传人:2890135236 2015/5/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生愤怒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因素的研究.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Classified Index: CODE: 10075
.: NO: 20090405
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M. Education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 of
Anger Emotion modation
Strateg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andidate: Tian Lu
Supervisor: Prof. Li Hongli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 Master of Education
Specialty: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University: Hebei University
Date of Oral Examination: May, 2012
摘要
摘要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自编的大学生愤怒情绪诱发因素问卷、艾森克人
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大学生愤怒情绪调节策略评定问卷三个测量工具,
对保定市三所大学的 500 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初步探讨了大学生愤怒情绪调节策略的影
响因素。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
第一,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大学生愤怒情绪诱发因素主要包括四个维度:自
我受损、愿望受阻、遭遇挫折、不符规范。
第二,通过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自编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
度,因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三,运用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 T 检验表明,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大学生的愤怒情绪
及调节策略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愤怒情绪诱发因素的三个维度上
表现出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学科和年级的大学生在调节策略的 6 个于维度中的某个或
某几个维度上表现出了显著差异。
第四,大学生愤怒情绪诱发因素、人格特质影响愤怒情绪的调节策略。不同人格特
质的大学生在不同的愤怒诱发因素下采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具有低精神质人格的大
学生在愿望受阻时可能更多的采用情境选择的调节策略,而在看到他人行为不符合社会
规范时则更多的采用表达抑制的调节策略;具有低精神质和低神经质人格的大学生在看
到他人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时更多的采用注意转移、认知重评的调节策略;具有低神经
质、高外向人格的大学生在看到他人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时更多的采用情境修正的调节
策略;具有低精神质、高外向人格的大学生在自我价值受到威胁时更多的采用人际支持
的调节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愤怒情绪调节策略影响因素
I
Abstract
Abstract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selected in this study.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800 students
of three university, we've used University Students' Anger Emotion Inducing Factors
Questionnaire, the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Short Scal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Anger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y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The purposes of the research
ar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anger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First, by using the way of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the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anger inducing factors, including Self damaged,desire blocked, suffer setback,
violate norms, is found.
Second, analysis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new invention indicate that the new
invention is a re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