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珠光路综合楼监测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333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珠光路综合楼监测方案.doc

上传人:用户头像没有 2018/2/20 文件大小:3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珠光路综合楼监测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三、监测目的 
四、监测重点       
五、监测方法、计划     
六、监测工作内容与要点       
七、测量仪器       
八、各监测项目界限报警值     
九、监测要求与技术保障       
十、监测简报及报告的提交
十一、监/检测人员架构
十二、安全生产与文明生产       
十三、建议与说明       
十四、附件       

一、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珠光路以北,文德南路以东,总占地5795平方米,基坑周长约254米,。,本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由于工程地理位置重要,地质复杂,因此,为确保工程质量,保证工期进度、基坑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求对基坑及基坑周边建(构)筑物作连续监测。
二、监测依据
(1)《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
(2)《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 8 ) 本基坑监测方案
三、监测目的
1、基坑监测的必要性
在基坑支护工程实践中常常发现实际工程的工作状态与设计预计值相比,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有时差异的程度还相当大,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
(1)基坑工程设置于地层之间,而地层性质存在着相当的变异性和离散性;
(2)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和变形预估时,对土层和支护结构本身所做的分析模型、构筑计算简化假定以及参数选取等,与实际状况相比存在一定的近似性;
(3)基坑开挖与施筑过程中,随着土层开挖标高变化和支撑体系的设置与拆除,支护结构的受力处于经常性的动态变化状况,使得结构荷载作用时间和影响范围难以预料。
基于上述情况,基坑工程的设计预测和预估能够大致描述正常施工条件下支护结构与相邻环境的变形规律和受力范围,但必须在基坑开挖和支护施工期间开展严密的现场监测,以保证基坑工程的顺利进行。
2、基坑监测的目的
作为本工程,基坑监测的目的是保证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本身的安全以及其周围建筑物的安全使用。通过基坑的监测,使得其监测成果能作为设计与施工的重要补充资料,也作为施工开挖方案修改的依据,同时积累经验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平。
四、监测重点
本工程监测重点在于基坑开挖期间对基坑围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监测,并对其周边建筑物、地面、管线、市政道路等进行跟踪沉降监测。在监测工作内容安排和实际监测过程中,应抓住重点,紧紧围绕确保基坑及其周边建筑的安全这一目的展开。
五、监测方法、计划
1、监测方法
采用仪器观测和目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使仪器观测结果和目测结果互为补充、互相验证,保证现场监测结果能够及时、真实、准确地反映基坑工程的形状。
2、监测计划
因为工程进入基坑开挖期间,由于坑内土体的荷载减少,坑内外土、水压力不平衡,可能会导致产生坑外土体和基坑本身的一定变形,因此拟将整个监测过程,监测频率计划如下:
(1)初始值测量二次;
(2)根据该工程的工期进度安排,基坑监测时间与基坑施工保持同步。
(3) 开挖卸载急剧期间1-2天观测一次,非开挖期间3-5天观测一次。间隔时间可根据工程需要适当调整。由于工地现场施工情况变化,具体测量时间、测量次数将根据施工场地条件、现场工程进度和测量反馈信息作相应调整。
(4)当大雨、暴雨或基坑边载条件改变时应及时监测;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加密观测。
当结构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加密观测。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或监测项目达到警戒值时,则需进行连续监测。每次的监测结果及时向施工、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如实汇报。
六、监测工作内容与要点
根据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本工程主要监测基坑支护施工可能影响的基坑本身稳定以及基坑周边建筑物和构筑物安全使用。根据本场地的周边环境、设计方提出的监测内容,结合本工程特点,确定本工程的监测内容如下表1:
基坑监测项目一览表表1
序号
监测项目
单位符号
数量
监测内容
1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15
监测点间距20m
2
支护结构顶部沉降监测
点WY
15
监测点间距20m
3
支护桩侧斜监测点

15
管底埋置深度应在基坑底以下4m,且进入中风化岩不小于1m.
4
地下水位监测点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