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医改推动产业结构性调整市场呈良性竞争
承载着13亿人民热切期盼的新医改方案,近日终于新鲜出炉,并以一系列公益性的政策调整而最终定调,医改回归公益性已是大势所趋,而向农村倾斜的政策方案无疑给农村药品市场抹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
 
    关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新方案中明确了2009年为目录公布的限期,现在企业正等待相关配套文件出台,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对于企业而言,产品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肯定能获得一些政策支持,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作用与企业的产品结构关系很大。产品的价格、安全性、有效性、适应人群、使用习惯、品牌效应、销售渠道等因素的差异,决定了企业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不同反应。一般有独家产品的企业对此不太在意,而对以做市场规模为主的普药企业来说影响很大,所以他们也非常积极。
 
    新方案中明确规定,基本药物实行零售指导价,省级按具体实际确定统一采购价格,这样的定位恰到好处。既避免了全国统一定价时,忽略了地方差异性的考虑,又可以统分结合,避免因范围划分太小而产生混乱。国家设定基本药物指导价,可以给众多制药企业提供一个良性的竞争平台。
 
    我们同时也注意到,新医改方案中关于推动建立医疗保险机构与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从这一点来说,医药企业处于弱势,现在政策已经很明确,呼吁政府能在药品质量监督控制和流程设计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以确保利益各方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实现相互制约。
 
    我认为,由于医改倾斜于农村市场,决定了未来医药产品从研发、生产到市场营销、渠道建设等方面将会发生重大转变。国内医药企业在农村市场可能会更具优势,特别是普药企业,由于它们具有成本、质量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性价比高,市场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合资和外资企业一般以高端市场为主,战略方针需渐进转变,而这种转变现在已经开始了,未来农村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张春良:中小型企业生存空间更狭窄
 
    对优化质量、创新剂型、提高疗效的首仿药,政策上应该给予差别定价等方面的支持。而这对性价比高的规模型企业来说是个利好消息,对中小型企业来讲,受生产能力、技术力量等因素的制约,生存空间可能会更加狭窄。
 
    ——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春良
 
    新方案中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价格从低定价制度,充分体现了鼓励首仿药的原则。该制度的确立,鼓励了基本药物生产企业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完善药品质量保证体系,对医药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后的产品将更加注重产品上市的接受能力、疗效、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我个人认为,对优化质量、创新剂型、提高疗效的首仿药,国家在政策上应该给予差别定价等方面的支持。而这项政策对性价比高的规模型企业来说是一大利好。而中小型企业由于受生产能力、技术力量等因素的制约,生存空间可能会更狭窄。
 
    对于药品是否能够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见仁见智。我国药品有10万多只品种,进入药物目录的大概只有600只,%,产品是否进入基本药物目录,要看最终产生的规模效益是否足够大。总体来讲,目前,国内医药市场不会因此而发生根本性改变,保持原有经营方式仍是医药企业的主流,普药企业尤其如此。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后,以生产普药为主的企业可能更加关注药店渠道的销售,因为普药的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