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抗病毒颗粒的薄层鉴别论文
摘要目的建立抗病毒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抗病毒颗粒中的金银花、牛蒡子、川芎、虎杖、防风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论本试验所确定的鉴别方法稳定可靠,能较为合理地对处方中各组分进行定性鉴别,重复性强,可作为抗病毒颗粒的薄层鉴别。
关键词:抗病毒颗粒薄层鉴别金银花牛蒡子川芎虎杖防风
本方以金银花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牛蒡子宣肺祛痰,利咽散结;防风和解清热,透邪达表;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超声提取,滤过,滤液挥干后用20mL蒸馏水溶解,用40mL醋酸乙酯分两次萃取,合并萃取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按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备川芎阴性液;,加乙醇10mL,超声提取15分钟,即得。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分别取上述溶液,供试品、阴性液10-15μL,对照药材5μL,点于同一含有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于紫外灯365nm波长下检视。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蓝色荧光斑点;阴性溶液色谱无蓝色荧光斑点。
,研细,加醋酸乙酯提取2次,每次20mL,.freel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按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备牛蒡子阴性液;另取牛蒡对照药材1g,加醋酸乙酯20mL回流提取3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对照药材溶液10μL、供试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20:5:)为展开剂,,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烤至斑点显色清晰,在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溶液色谱无干扰。
,研细,加丙酮30mL,超声处理20min,滤过,滤液蒸于,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按处方除去防风按相同工艺制成的颗粒剂,按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备防风阴性液;另取防风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14:4)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
℃加热约10min,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溶液色谱无干扰。
,研细,加甲醇25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按处方除去菊花按相同工艺制成的颗粒剂,按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备菊花阴性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2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CMC-Na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醇-甲酸(16:4::)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