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鹤庆草海人文地理.doc

格式:doc   大小:4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鹤庆草海人文地理.doc

上传人:buhouhui915 2018/2/23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鹤庆草海人文地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鹤庆草海人文地理
鹤庆草海人文地理
草海镇位于鹤庆坝子中部,围绕着县城,东延伸至倒流箐、里****吉两村委会与中江乡交界,南靠金墩乡,西山马厂、新峰、安乐三个村委会与洱源、剑川、丽江三县接界。北面与辛屯镇相连。。镇辖区内最高山峰为石宝山,海拔3628米。最高处的村猴子箐自然村,海拔3217社,最低处村庄为和尚田,海拔1800米。镇级机关驻彭屯新镇海拔2200米。天气同县城一样处于南亚热带与冷温带之间和过度区属高草海镇位于鹤庆坝子中部,围绕着县城,东延伸至倒流箐、里****吉两村委会与中江乡交界,南靠金墩乡,西山马厂、新峰、安乐三个村委会与洱源、剑川、丽江三县接界。北面与辛屯镇相连。。镇辖区内最高山峰为石宝山,海拔3628米。最高处的村猴子箐自然村,海拔3217社,最低处村庄为和尚田,海拔1800米。镇级机关驻彭屯新镇海拔2200米。天气同县城一样处于南亚热带与冷温带之间和过度区属高原季风天气。
明代开疆,清代本镇一部份属中区,一部份属北区,民国33年(公元1944年)一部份属普庆乡,一部份属太和乡和凤翼乡。民国37年(公元1948年)一部份属五峰乡,一部份属九顶乡。
建国初期为九项乡。1952年改为第一区,1958年建人民公社、1961年调整为公社,1984年又改为区更名宝顶,1988年撤区改名为城郊乡,原19个乡政为19个乡公所,2001年撤乡设镇。根据草海湿地面积广大这一区域特色,更名为草海镇,新镇址迁至彭屯村地界大丽路旁。目前,草海畔的镇级机关有财政所、工商所、水管所、司法所、林业站、水辅站、计生服务站、文化站、农经站、湿地治理所、教育办公室、土地治理所、派出所,在域内有内部单位48个。商展、民用建筑已初具规模,草海广场绿化、祖师塑像的建成已成为娱乐休闲一景点。
草海镇原辖19个行政村,2000年为扩城市人口把菜园、新生邑、秀邑3个村委会的地,人划回云鹤镇。现有16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10636户,11个村在坝区,5个村在山区。坝区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是县粮食、渔业、生猪及蚕桑主产区。山区则以矿产(锰、煤)洋芋、药材、畜牧业、林业为主。自明初寓军于农,屯民实边的田屯、周王屯、彭屯、母屯、百官屯5个较大的村为汉族人居住,西山马厂、新峰、安乐村有少部分为彝族及其它少数民族外,大多数村庄均是白族。2005年末,全镇总人口45102人,占全县人口均1/6,其中白族占75%,彝族人口2191,%。汉族人口8354人,%。纳西族,傈僳族等其它少数民族人口177人,%,草海镇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草海镇境内除大丽路贯串南北全境外,尚有连接大丽路的母屯村至新华村的旅游路,羊龙潭至辛屯大龙潭的大羊路,连接各村的乡村路,剑鹤公路经境内的马厂村,建设中的大丽铁路从镇境内东山麓横贯南北。北距镇政府3公里,拟建中的板桥码头,将开辟2公里长的水路至新华村,全镇村与村均建有弹石路面或土路,交通便捷,促进镇内经济发展并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草海镇境内名山泉潭众多,被古人列为鹤阳八景之首的"石宝天光"在坝子东边石宝山,据康熙《鹤庆府志》载"石宝天光"俗谓之光,或现于昼,或现于夜。昼现者每岁二、八月,微雨初霁,夕阳初丽,见兜罗锦云缅手一白,宛如玉地,有大图光倚立玉地之上,外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