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体育保健学课件2012(第七章运动性疲劳).ppt

格式:ppt   大小:9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体育保健学课件2012(第七章运动性疲劳).ppt

上传人:1136365664 2018/2/23 文件大小: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体育保健学课件2012(第七章运动性疲劳).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七章运动性疲劳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机体工作(运动)能力暂时性降低,但经过适当的休息和调整以后,可以恢复原有机能水平的一种生理现象。
疲劳恢复再疲劳再恢复
二、分类
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大类。
生理疲劳:由于身体活动或肌肉工作而引起的疲劳,主要表现为人体活动、工作能力的下降。心理疲劳:是由心理活动所造成的一种疲劳状态,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反应迟钝,其行为表现为:动作迟缓,操作不灵敏,准确性下降,动作的协调性降低等。
三、产生机制
目前主要的学说有:
1,能量耗竭
2,代谢产物堆积
3,自由基学说
4,内环境稳定状态失调
5,疲劳链学说
6,中枢神经递质失衡
7,保护性抑制学说
8,突变理论
第二节判断方法
一,主观感觉 人体运动时的主观感觉与工作负荷、心功能、耗氧量、代谢产物堆积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运动时的自我感觉是判断运动性疲劳的重要标志。
二,客观检查 骨骼肌指标,心血管系统指标
1,心率,是评定运动性疲劳最简易的指标,一般常用基础心率、运动中心率和恢复期心率对疲劳进行判断。
(1)基础心率,通常用清晨起床前的的心率表示,10次/min。 (2)运动后心率恢复,人体进行一定强度运动后,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心率可恢复到运动前状态。
2,血压 晨血压,20%且持续两天。
第三节消除方法
在运动训练中出现疲劳是很正常的。但疲劳如果不能及时消除,而使疲劳积累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将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效果和健康。
一,劳逸结合(放松活动,睡眠) 二,物理措施(温水浴、桑拿浴、按摩、吸氧与负离子吸入) 三,营养补充 四,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