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简论货币-一种语言学的分析向度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简论货币-一种语言学的分析向度论文.doc

上传人:pppccc8 2018/2/24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简论货币-一种语言学的分析向度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简论货币:一种语言学的分析向度论文
.freelussa,M)的话说:“本质上,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把保持其国家货币和维护其在相应的司法管辖权内的使用视作享有和展现其主权权威的标志。货币犹如一面旗帜,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旗帜。”
货币同样是一种文化构成物。货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意义。在西方文化中,金钱常常不被人们作为礼物。在西方国家,现金和礼物之间的差别是根深蒂固的。现金被认为是非个人性的,是与市场相关的,因此不是表达私人的、自然情感的适当媒介。而在另外一些社会中,现金在一些场合,例如结婚、生育、葬礼上是必要的礼物,甚至是最适当的礼物。在中国新年,给年轻的、未婚的孩子的现金,必须是崭新的,并且是用红色纸包装起来的。而金钱之所以能够作为适当礼物,与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息息相关。因为在中国文化中,礼金是传递人隋、交换人情的重要方式。礼金一般承载着表达感情和利益诉求的双重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赋予货币以强烈的道德意义。人们往往认为通过辛勤劳动得到的金钱具有神圣意义,不劳而获的钱财则被视为是邪恶的,而且人们对货币的使用也给予一定的道德评价。慈善活动表达的是人类对弱者的关爱情感,是充满博爱、奉献精神的伟大事业,体现了超越个人私利的利他同情心和对群体、对社会的责任感。捐赠慈善事业的金钱由此获得了非凡的价值和意义。“慈善是金钱的良心”。金钱在慈善活动中成为真善美和爱的象征。
在市场社会中,货币作为一般社会财富的象征,它对于个体自我的心理确证意义更加重要和突出。购买一个物品是将财产融入个体自我,表现自我的一种形式,即使金钱的潜在购买力对自我感受也是有意义的:“由于口袋里有钱,你们在橱窗前停下来,陈列的对象已经有一半是属于你们的了。于是金钱在自为和世界的对象的整个集合之间建立起化归己有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金钱确证了心理自我感。拥有尽可能多的货币,以求得社会的认同,确立自我价值与尊严,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正如社会心理学家林德格瑞指出的:“在社会金钱竞争中,濒临失败、垮台的人,最初还只是扫兴(欲望得不到满足),继而是忧郁,最后干脆变得麻木不仁了。人们很清楚,一旦没有钱,便削弱了奋斗的基础,这种心理上的影响会降低自我价值感。”
三、货币的语用学:货币的使用情境
说话实际上是一种言语行为,说出来的话在具体运用中还可能产生意义变化,这就需要研究语境条件、会话含义等等。以各种语境条件和意义变化或者说以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的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就是“语用学”。在语用学看来,货币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货币使用的社会情景而变化的。
后期维特根斯坦就明确指出,货币的意义就是它的用法。他认为,语言并非仅仅是事物的命名,语言的意义不能化约为它所指称的事物。唯名论的错误就是把所有语词都解释成了名称,并没有真正描述语词的用法。这种分析方式就好像没有相应支付能力的“纸面上的汇票”,没有实际意义。因此,维特根斯坦强调,语言的意义就是它的用法。货币同样如此。货币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货币的用法和意义。货币的意义,就像字词的意义,不能还原为它所代表的对象:“这儿是词,这儿是含义。这是钱,那是可以用钱买的牛。(与钱和牛对应的是:钱和钱的用法。)”维特根斯坦虽然仅仅是在分析语言的意义时,顺带点出了语言与货币之间的相似,而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