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3届淮安市重点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是由【187589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届淮安市重点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
1.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 V的电压时, A
B.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 V的电源上时, A
C.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见声音 B.分辨出合奏中的各种乐器主要是依据音调的不同
C.教室内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D.剧院内墙的吸音材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3.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的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象
C.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景物在眼中成的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D.用来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
4.如图所示,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
5.一个瓶子正好能装满1kg的水,它一定能装下1kg的( )()
A.酱油 B.花生油 C.白酒 D.茶籽油
6.如图所示,不能够完成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是( )
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子的速度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7.如图,用一个带负电的a物体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金属球也带上负电,则( )
A.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b→a
B.b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a→b
C.b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b→a
D.a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a→b
8.2020年元旦”跨年演唱会”上,刚听到歌声,还没看到是哪位歌手,下面的观众就喊“韩红、韩红”,观众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二、多选题
9.盾构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如图所示,为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工程师们用激光束来引导盾构机沿直线掘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激光器可以固定在地面上 B.盾构机的激光导向应用了光的反射定律
C.激光器必须固定安装在盾构机上 D.盾构机的激光导向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10.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以下分析有误的是
A.若V甲=V乙,则m甲<m乙 B.若m甲=m乙,则V甲>V乙
C.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D.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三、填空题
11.如图所示是一种环保型手电筒,这种手电筒不用化学电池作为电源。使用时只要将它来回摇晃,就能发光,并且来回摇晃得越快,手电筒发光越强。这种手电筒所产生得电能是根据_____现象获得的,其能量转化是_____能转化成电能。
12.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1)煮鸡蛋用水,炸油条用菜油,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不同;
(2)妈妈从商场买来的新鲜蔬菜用保鲜膜包裹,保鲜膜可以减少水分的________;
(3)100℃的水蒸气往往比100℃的沸水烫伤更严重,原因是水蒸气在皮肤上液化____热.
13.音乐会上人们听到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_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这种介质传到人耳的。
14.电热水壶的手柄通常是用塑料制成的,主要因为塑料的_________较差,水壶内底部的表面是由不锈钢制成的,主要利用了不锈钢的________较好。(填物理属性)
1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为______m/s,10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_m;若乙和丙运动路程之比为2:3,则乙和两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
16.一束光线和液面成30°角从空气射向某透明液体的表面,在液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并测得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互相垂直,那么反射角为 ________,折射角为 ________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18.如图所示,请画出由烛焰上S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画出发光点S的像点S′(F是凸透镜的焦点,O是凸透镜的光心,光线SP平行于主光轴)。
19.(10分)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利用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图中M应选择薄玻璃板进行实验,目的是为了______,将蜡烛A放在M前点燃,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应该在______(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他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为了在光屏上再一次出现清晰的像,应向______(选填“左”、“右”)移动光屏,此时所成的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五、计算题
20.(6分)某地正在建设连接中心城区与外围区域的快速公交系统,它具有专用的车道和站点,有利于中心城区综合效能的提升。
(1)从甲地到乙地的距离为42km,若该公交系统专用车从甲地到乙地的运行时间为42min,则该公交专用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目前,由于堵车现象普遍严重,再加上红绿灯较多,从甲地到乙地开轿车上班的平均速度仅约35km/h。该快公交系统运行后,乘坐专用车比开轿车上班从甲地到乙地可以节约多少时间?
21.(6分)×1010m3,这个水库最多能蓄水多少吨?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详解】A. 由图象可知,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故A正确;B. 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U甲=U乙=3V,由图象可知,此时通过两导体的电流分别为I甲=,I乙=,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中的电流:I=I甲+I乙=+=,故B正确;C. 由图象可知,通过甲、乙两电阻的电流与各自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函数,即通过导体甲、乙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故C正确;D. 由图象可知,当U甲=U乙=3V时,I甲=>I乙=,由
I=的变形式R=可知,R甲<R乙,故D错误.故选D.
【点睛】
(1)根据图象直接读出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的电流;(2)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图象读出通过两导体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干路电流;(3)由图象可知,通过两导体的电流与各自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函数即为定值电阻;(4)根据欧姆定律比较两导体的电阻关系.
2、C
【详解】A.物体振动能够产生声音,但是产生的声音不一定被人听到,只有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才可能被人耳听到,故A错误;
B.分辨出合奏中的各种乐器主要是依据音色的不同,故B错误;
C.教室内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故C正确;
D.剧院内墙用吸音材料装饰,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而不是凹透镜,故A错误;
B.眼睛的成像情况与照相机的成像性质相同,它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C错误;
D.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就要戴凹透镜来矫正,使光线在进行人的眼睛以前先发散一下,以便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故D正确。
4、A
【详解】A.声音靠介质传播,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选项A正确;
B.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弦的长度,改变弦振动的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故选项B不正确;
C.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增大吉他弦的振幅,增大声音的响度,故选项C不正确;
D.音色由发声体自身结构、材料等决定,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振动的频率,来改变声音的音调,故选项D不正确.
5、A
【分析】(1)装下装不下,关键在体积,即这个瓶子能装下1千克的水,能否装下1千克的下列哪种物质,关键是要确定1千克的这种物质的体积是否小于1千克的水的体积;
(2)在质量相同时,比较水的体积与其它几种物质的体积的大小关系时,根据公式,就转化为比较水的密度与其它几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
【详解】瓶子的容积是一定的,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质量与密度成正比;花生油、白酒和茶籽油的密度都比水的密度小,只有酱油的密度比水大;当瓶子分瓶装满这些液体时,花生油、白酒、茶籽油的质量都小于1千克,酱油的质量会大于1千克.
则瓶子可装下1千克的酱油;故选A.
6、D
【详解】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能够完成探究目的,不符合题意;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能够完成探究目的,不符合题意;
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能够完成探究目的,不符合题意;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不能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符合题意.
7、A
【解析】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是电流的方向,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当用一个带负电的物体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是a上的电子转移到了b上,所以瞬时电流方向是b→a,故选A.
8、D
【详解】每个发声体的音色都不同。刚听到歌声,还没看到是哪位歌手,下面的观众就喊“韩红、韩红”,观众是根据音色的不同判断的。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多选题
9、AD
【详解】用激光束来引导盾构机沿直线掘进,激光器应固定在地面上,以保证方向不变,激光导向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AD正确,BC错误。
10、ABD
【详解】从图像可知,
A.若,则,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若,则,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即密度)不变,并且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结合图像可知,在体积相同时,甲物体的质量大于乙物体的质量,所以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故
D错误,符合题意。
三、填空题
11、电磁感应 机械
【详解】[1][2]由题干中图可知该手电筒有磁体和线圈,使用时将它来回摇晃,线圈在磁场中就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故线圈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所以手电灯发光。当摇动速度越快,线圈运动越快,产生的感应电流越强,在这个过程中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2、沸点 蒸发 放
【详解】(1)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不同食物各自煮熟所需达到的温度不同.煮鸡蛋、玉米棒子等用水,而炸油条、麻花等用菜油,是因为煮鸡蛋、玉米棒子需要温度低,炸油条、麻花需要的温度高.由于水的沸点低,而油的沸点高,所以煮鸡蛋、玉米棒子等用水,而炸油条、麻花等用菜油;
(2)保鲜膜包裹阻止了蔬菜表面的空气流动,所以保鲜膜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3)100℃的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变成100℃的水,由于多了水蒸气液化放热这个过程,所以,100℃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开水烫伤更严重.
13、振动 空气
【详解】[1][2]弦乐器演奏时是靠弦的振动发声,故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小提琴声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到人耳内。
14、导热性 耐腐蚀性
【详解】[1]热水壶的手柄通常用胶木制作,是因为胶木有较好的隔热性,即导热性较差;
[2]水壶内底部的表面与水面接触的一圈最易生锈,由不锈钢制成的,主要利用了不锈钢的耐腐蚀性。
15、4 30
【详解】[1]甲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则甲车的速度
;
[2]乙的图像也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则乙车的速度
;
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10s时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为
;
[3]丙的图像中,速度不随时间变,是一个定值,其速度大小;则乙、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16、60° 30°
【详解】根据题意知道,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是90°-30°=60°;此时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又因为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所以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90°-30°=60°,故折射角是:90°-60°=30°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的应用,关键是要掌握反射角、入射角、折射角的概念,搞清反射角、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然后根据题意做出光路图,利用几何知识解决.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
【详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作图时分别过AB作MN的垂线,标出等距离对称的A’B’,因像是虚像,故连接A’B’时用虚线,作图如下:
18、
【详解】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知道,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对侧焦点,由此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这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S的像点S′;最下面一条光线不属于特殊光线,根据“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画出其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19、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A 缩小 左 变小
【详解】(1)[1]使用透明玻璃板是采用其透明的物理属性,使眼睛在蜡烛A一侧能看到物体A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A的另一个物体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即眼睛要在蜡烛A一侧观察蜡烛B。
(2)[3]蜡烛距凸透镜30cm处时,像距v=15cm,物距大于像距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4][5]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物距增大,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因此为了在光屏上再一次出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此时所成的像变小。
五、计算题
20、 (1)60km/h;(2)
【详解】(1)用车的平均速度
v专用车==60km/h
(2)甲地到乙地运行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