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江苏省句容市二中学片区合作共同体2022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是由【liaoyumen】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江苏省句容市二中学片区合作共同体2022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30题,45分)
1.下列仪器成放大虚像的是( )
A.照相机 B.潜望镜 C.投影仪 D.放大镜
2.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 )
A.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C.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D.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薄雾缭缈
C.秋天,露水晶莹
D.冬天,霜打枝头
4.许昌冬天的早晨,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 )
A.5℃ B.20℃ C.30℃ D.40℃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 B.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
C.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 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
6.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10m的路程时,用了5s的时间,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
A. B. C. D.
7.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A.初春,晨雾弥漫 B.盛夏,河床干枯
C.晚秋,朝露晶莹 D.严冬,霜打枝头
8.下列四种图片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实验表明:真空中不能传声
B.图B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C.图C实验表明:固体可以传声
D.图D实验表明:蝙蝠利用发出的次声波导航
9.小字同学想通过实验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首先用量杯测量了部分液体的体积V,然后用天平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多次实验后,他通过得到的几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
①量杯质量为20g
②
③该液体密度为2g/cm3
④65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5g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4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cm B.7cm C.10cm D.16cm
11.下列描述物质结构的四个图中,上层方框内的粒子由下层方框内的粒子构成正确的是( )
A. B. C. D.
12.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
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13.下列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盛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
C.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
D.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
14.传说唐朝洛阳有一个和尚,喜得一罄,视为至宝。不料那罄常常无故自鸣,和尚疑神疑鬼吓得生起病来,后来经人指点才知此罄与前殿的钟有关,击彼应此,故钟鸣罄响。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钟鸣罄响”是一种回声现象
B.“罄无故自鸣”说明有些物体不振动也可以产生声音
C.“钟鸣”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钟鸣罄响”说明钟和磐的音色和音调都不同
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整二胡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发声的音调
B.超声是指声音特别大的声音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的同一位置,音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
D.人耳能区分钢琴和二胡的演奏声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
16.入冬以来气候干燥,许多地区多处发生火灾。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 )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
17.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18.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 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19.甲、乙两人进行 100 m 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 10 m 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 10 m 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
A.同时到 B.甲先到 C.乙先到 D.不能确定
20.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
21.边长为3dm的正方体铁块,在相同的温度下压成长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变了 B.铁块的形状、体积变,质量不变
C.铁块的形状变,体积和质量不变 D.铁块的质量变,体积和形状不变
22.江西省的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讲的是太阳照射在庐山的香炉峰上,山间升起了缭绕的白雾,像一片片紫色的云霞;远远看去,飞落的瀑布像长长的白练挂在山前.湍急的流水从高高的悬崖上飞驰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从高高的九天降落到人间.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形成“烟”的过程是放热过程
B.“烟”是液化形成的
C.形成的“烟”是液态水汽化形成的气态水
D.“飞流直下”属于机械运动
23.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推土机对泥土的推力
B.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
C.地球对月亮的引力
D.绳子对小车的拉力
24.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变大的是( )
A.把纸撕成碎片
B.水由0℃加热到4℃的水
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
D.把铁丝烧红
25.古时候的士兵为了能及早听到敌人夜袭的马蹄声,常常睡在地上,并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马蹄踏在地面上,使地面振动
B.马蹄声可以沿地面传播
C.马蹄声在空气中不能传播
D.声音在土地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快
26.如图所示,7D电影是在立体影片的基础上增加了运动座椅,影片播放前,观众系安全带固在运动座椅上,随着影片播放,能让观众随座椅一起感受到颠簸、震颤等效果,有身临其境的观影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座椅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B.以座椅为参照物,观众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观众是静止的 D.以观众为参照物,座椅是运动的
27.一个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 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 350g.则瓶子的容积是( )(ρ水=×103kg/m3,ρ酒精=×103 kg/m3)
A.400cm3 B.350cm3 C.250cm3 D.200cm3
28.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要求“保持电阻不变”,在进行“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骤时,实验要求是( )
A.保持的滑片位置不动
B.保持R的电压不变
C.保持R不变,调节的滑片到不同位置
D.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2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会减弱
C.关紧门窗后,屋外传来的声音明显变小,是由于固体不能传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
30.某直流电动机标有“36V 18W”字样,经测量其线圈电阻为2Ω,使电动机正常工作10min。则电动机在这段时间内产生的热量是( )
A.×104J B.300J
C.×105J D.×104J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伟大的物理学家________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经典物理学体系,从而创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三大定律。
32.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丁达尔现象
当激光笔射出一束激光穿过烧杯内的清水时,会发生光路不可见的现象.这时,可以采取向水中加入豆浆的办法,使光路显现出来.这是因为稀豆浆是一种胶体.如图所示,当可见光通过胶体时会产生明显的散射作用,从入射光束的侧面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光束通过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就叫做丁达尔现象.在自然界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阳光从枝叶间透过,形成一道道光柱.类似于这样的自然现象,也是丁达尔现象.这是因为云、雾、烟尘也是胶体,它们存在于空气当中,太阳光穿过它们时发生了散射.
(1)稀豆浆是一种_____体.
(2)丁达尔现象是指可见光通过胶体时发生了_____现象.
(3)小兰为了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按亮激光小手电,但不能直接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请你帮她想一个解决办法:_____.
33.气体受热会膨胀,家庭里安装空调,一般把空调的风口安装在房间里靠近天花板的位置,这是因为房间的空气遇到冷气后,密度变______,从而向下运动,而房间内的其他空气由于温度较大,密度较______而上升(这两空选填“大”或“小”);
但水却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图像可知,温度等于______℃时,水的密度最大;在0℃∼4℃范围内,水具有______(选填“热胀冷缩”或“热缩冷胀”)的性质,水的反常膨胀特性,保证了冰面下湖底的水温仍保持在______℃左右,保护了水底生物。
34.小雨和家人一起开车外出,坐在小轿车上的小雨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大客车向自己“倒退”而来,这是因为小雨以________作为参照物的缘故,由此现象可推断________的速度快。(以上两空均选填“小轿车”成“大客车”)
35.图像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描绘的两个物体运动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甲物体前4s内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乙物体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___。
36.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________kg/m3;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_______kg。
37.如图所示,刻度尺的测量范围是_____cm,其分度值是_____cm,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_____cm。
38.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能分辨出黄鹂的“歌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小鸟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小鸟在树木中飞翔,以小鸟为参照物,树木是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39.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如图所示,是小华观察到的蜻蜓贴着水面沿直线飞行,连续三次“点水”后水面振动的波纹图片(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时间忽略不计),三个波纹刚好内切于坐标原点O。由图片可知:
(1)蜻蜓的飞行方向是沿y轴______(选填“正方向”或“负方向”),其平均速度______水波的移动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小华测得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2s,则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40.如图所示,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km/h,按此速度匀速行驶11km,所需时间为______h。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小亮用高为4cm的发光体“F”(由发光二极管组成)作为物体,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不动。下表是小亮记录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的部分实验数据(数据记录时取整数)。
实验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像高/cm
1
30
15
2
2
20
4
3
15
8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在第3次实验时,将光屏移到光具座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像。此时,如果小亮不小心用手指尖触碰到了凸透镜,光屏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3)图乙是从右向左看到的“F”光源的字母形状(未通过透镜),如果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从左向右看光屏上所成的像是______(填图丙中字母);
(4)如图丁所示,是通过凸透镜看到的点A的虚像,请你在图中画出两条从A点发出的人射光线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______。
42.密闭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紫红色的碘蒸气弥漫于玻璃泡内的空间。
(1)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小明的猜想是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判断的依据是_____。(℃,℃)
(2)把玻璃泡从开水中取出,一段时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_____(填物态变化)的原因。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