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2.1 单管放大电路的研究 】是由【748923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2.1 单管放大电路的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单管放大电路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熟悉低频小信号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及频率特性)的测试方法。
研究单管低频小信号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意义和电路各元件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从而掌握其调整方法。
掌握用三极管实现基本电压放大电路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元器件
CONTENTS
01
示波器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3
交流毫伏表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5
三极管、电阻、电位器、电容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2
函数信号发生器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4
万用表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三、实验任务
测量并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研究电路参数VCC、R10的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并总结其规律。
研究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失真的影响 。
测量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测量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阻。
四、实验电路图
A
B
ri
ro
Rb
us
ui
uo
us
ui
uo
C
D
URb
URb2
URc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静态工作点测定(IB、IC、UCE):
简述原理:
对于三极管电压放大电路来说,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保证三极管工作在线性区,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不失真放大。通常,总是将静态工作点调整在放大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以获得最大不失真输出的动态范围 (UCE=1/2VCC)。当然,若输入信号幅度较小,为了较低静态功耗,也可将静态工作点设置得低一些。
静态工作点的高低与电源电压VCC及电路参数RC、Rb等有关。由于VCC以及RC(决定着电压放大倍数与输出电阻)在电路设计中已根据技术要求确定,在电路调试中是不已改变的。因此,在调试中总是通过改变基极偏置电阻Rb来调整静态工作点,当增大Rb时,IB、IC将减小,UCE升高,Q点下降,这时容易出现截止失真。反之,Q点上升,容易出现饱和失真。合适的工作点,就是在一定限度的输入信号下,以既不出现截止失真也不出现饱和失真为标准。
注:用万用测量电阻的阻值时,电阻不得带电(切断电源),且至少应有一端从电路中断开(不能有回路)。
具体测量步骤:
A:在实验中测试静态工作点(IB、IC)是用间接方法来获取的。
B:正确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C:调节Rb的大小,用万用表的直流档测量 UCE约等于6V,记录以下相关数据,即可得到静态工作点(IB、IC)。
动态参数的测定( Au 、 ri和ro )
简述原理:
A:电压放大倍数( Ao∞ 、 Auf )
对于本实验分压式可调偏置单极放大电路而言,当K1打开电压放大倍数Ao∞和闭上电压放大倍数Auf分别为:
改变RC或RL之值,均可改变Au(当三极管参数一定时)。
B:输入电阻( ri ):
输入电阻ri是从上图中A、B两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
C:输出电阻(ro) 输出电阻ro是上图中C、D两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