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湖北省襄阳老河口市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格式:doc   大小:65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湖北省襄阳老河口市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286919636 2025/1/30 文件大小:6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湖北省襄阳老河口市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湖北省襄阳老河口市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是由【28691963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湖北省襄阳老河口市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冰雪遇暖消融 B.水烧开时冒出“白气”
C.草叶上形成“白霜” 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2.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B.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响度以及传播速度都不变
C.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D.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给自行车轴承中加润滑油
B.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
C.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D.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5.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2mm
B.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
C.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为3g
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
6.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
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
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
D.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
7. “共享单车”低碳环保,便于出行,深受市民欢迎.假日期间,小强和爸爸决定骑单车外出游玩,取车时爸爸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共享单车”的二维码后自动开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维码是光源
B.手机摄像头是凹透镜
C.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以外
D.骑行时,小强看见树木向后退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8.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阳光穿过树林 B.小桥在水中的例影
C.铅笔好像被折断 D.阳光穿过三棱镜
二、多选题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甲灯泡比乙灯泡亮。则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U甲>U乙
C.I甲>I乙 D.R甲>R乙
10.下列做法中,可以加快蒸发的是(  )
A.将稻谷铺在阳光下晾晒 B.用扫帚把地上的积水扫开
C.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 D.将酒精装入封闭容器置于阴凉处存放
三、填空题
11.杂货店店主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白酒和酱油,如图所示。善于观察的小京发现店主量取同样质量的白酒和酱油的容器体积不同,是因为白酒与酱油的_____不同,图中_____系列的容器是量取白酒的。
12.如图所示,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拉动速度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______ ;
(2) ______。
14.某同学为了进一步掌握“视力矫正”原理,利用如图所示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这样的实验:他将近视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镜对光线有
______作用,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填“前方”或“后方”)
15.老花镜是矫正_____的,它的度数等于焦距(用m做单位)的倒数乘以100。小明拿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光,将纸放在老花镜下来回移动,直到纸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斑,测得此光斑距老花镜25cm,则老花镜的度数是_____度。老花镜的度数越大,其焦距越_____(选填“大”或“小”),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偏折的角度越_____(选填“大”或“小”)。
16.当入射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是时,反射角为_________;若入射光线与镜面垂直,则反射角为________。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如图,S为平面镜MN前的一点光源,P为镜前的点,试画出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的光线的光路图。
18.如图所示,请画出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19.(10分)图甲为小刚和小强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提出猜想时的情景。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他们找来了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长方体木块、长木板、毛巾、砝码这些器材做了如下实验:
(1)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应该使其做_______运动,图乙中木块与木板表面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N。
(2)请你写出一个支持小强猜想的日常生活事例:_________________。
(3)小强和小刚同学测量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接触面情况
压力F/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木板
4

2
木板
6

3
木板
8

4
木板上铺棉布
4

5
木板上铺毛巾
4

其中,小强收集到的是序号应为_____、_____、_____三组实验数据。
(4)通过这三组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0.(6分)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小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喊声从小明处出发到山崖反射回来经过的总路程;
(2)小明与山崖的距离。
21.(6分)一列长为360m的火车匀速驶过长1800m的大桥,测得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为48s,求:
(1)火车运行的速度为多少km/h?;
(2)火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为多少s?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分析】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详解】A. 冰雪消融是固态冰变为液态水的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 “白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符合题意;
C. “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 干手机将手烘干的过程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汽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故A错;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的,故C错;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故D正确;
3、C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一定不能发声,A说法错误;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故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传播速度发生改变,B说法错误;
C.声音不仅能够传递能量,而且能够传递信息,故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C说法正确;
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说法错误.
4、A
【详解】A. 给自行车轴承中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故A正确;B. 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故B错;C. 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C错;D. 运动鞋的底部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D错.故选A.
【点睛】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5、C
【解析】A.,比较薄,不会是2mm,A项不合题意;
B.,不会是5m/s这么大,B项不合题意;
C.一个乒乓球是很轻的,质量约是3g,选项C符合题意;
D.人体的正常温度约是,而令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左右,D项不合题意。
故选C。
6、D
【详解】A.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故A错误;
B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都起放大作用,故BC错误;
D.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增加观察物体的亮度,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A.二维码自身不发光,不是光源,A错误;
B.手机摄像头是照相机原理,是凸透镜,B错误;
C.手机扫描二维码时,物距远大于像距,在二倍焦距以外,C正确;
D.看见树木后退,是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地面与树木没有相对移动,D错误.
8、B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详解】A.阳光穿过树林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则A不符合题意;
B.平静水面上小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则B符合题意;
C.将铅笔斜插入水中时,从上面看水中的铅笔,铅笔反射的光经水面折射进入我们的眼睛,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误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会感到铅笔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看起来是向上弯折了,则C不符合题意;
D.阳光经三棱镜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则D不符合题意。
二、多选题
9、ABD
【详解】由图知,甲乙两灯串联。
A.灯泡的亮度是由它的实际功率决定的,甲灯泡比乙灯泡亮,即,故A正确;
BCD.两灯串联,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根据可知,,根据可知,,故BD正确,C错误。
故选ABD。
10、AB
【详解】AB.将稻谷铺在阳光下晾晒、用扫帚把地上的积水扫开,都是扩大表面积来加快蒸发的,故AB符合题意;
CD.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将酒精装入封闭容器置于阴凉处存放,都是与外界空气隔绝,减小了空气流动的影响,降低温度,从而减小蒸发,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三、填空题
11、密度 乙
【详解】[1][2]白酒与酱油密度不同,白酒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由可知,质量相等的白酒的体积就要大于酱油的体积,所以量取相同质量的白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图甲系列是量取酱油的容器系列,图乙系列的容器是量取白酒的。
12、水平向左 不变
【解析】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因为木板水平向左运动,所以,木块相对木板来说是水平向右滑动了,因此它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因此拉动速度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会变化.
13、72 ×103
【详解】(1)[1]因1m/s=,所以
20m/s=20×=72km/h
(2)[2]因1g/cm3=1×103kg/m3,所以
=×1×103kg/m3=×103kg/m3
14、发散 前方
【详解】[1]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发散作用是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错后会聚。
[2]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15、远视眼 400 小 大
【详解】[1]老花镜是矫正远视眼的。
[2]该老花镜焦距为
f=25cm=
根据所给计算方法,它的度数是

[3]当凸透镜的焦距越小时,它的倒数越大,即老花镜的度数越大。
[4]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偏折后过焦点,所以老花镜度数越大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偏折的角度越大。
16、
【详解】[1]当入射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是时,入射角大小是,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是。
[2]若入射光线与镜面垂直,那么反射光线也与镜面垂直,反射角是。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
【详解】根据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先作出点光源S的像点S′,连接PS′,与镜面的交点O为入射点;再连接SO为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18、
【详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19、匀速直线 下雪后路面比较滑,人容易摔倒 1 4 5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详解】(1)[1][2]根据二力平衡条件,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应该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
(2)[3]小强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度有关,例如下雪后路面比较滑,这时人容易摔倒。
(3)[4][5][6]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小强的实验中应控制压力相同,则收集到的是序号应为1、4、5三组实验数据。
(4)[7]通过这三组数据的分析,随着接触面粗糙度越大则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则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五、计算题
20、 (1)544m;(2)272m
【详解】(1)由,喊声从小明处出发到山崖反射回来经过的总路程是
s=vt=340m/s×=544m
(2)小明与山崖的距离
s1=s=×544m=272m
答:(1)喊声从小明处出发到山崖反射回来经过的总路程为544m;
(2)小明与山崖的距离为272m。
21、(1)(2)72s
【详解】(1)根据题意知道,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路程是:
s1 =s =1800m-360m=1440m,
所以,列车行驶的速度是:
(2)列车完全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是:
s2 =s+s车=1800m+360m=2160m,
火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是:

答:(1)火车运行的速度108km/h;
(2)火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是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