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爆破安全与测试 】是由【135479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爆破安全与测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1 爆破安全技术
概述
早爆及其预防
拒爆预防及处理
爆破有害效应的控制
爆破器材的安全管理
A
《爆破工程》
B
§ 概述
1. 爆破安全技术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1) 施工中的操作安全;
(2) 爆破产生的有害效应及其防护。
2 爆破有害效应(爆破公害)
爆破时对爆区附近保护对象可能产生的有害影响。如
(1)爆破地震
(2) 空气冲击波
(3) 爆破飞石
(4) 噪声
(5) 烟尘(有毒有害气体)
(6)其它:水中冲击波、动水压力、涌浪、粉尘等。
《爆破工程》
早爆及其预防
早爆就是炸药比预期时间提前发生爆炸的现象。
早爆多发生在电爆网路中。采用电力起爆时,由于起爆网路在空间形成了一定的闭合线路,如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就有可能导致早爆事故的发生。
在电力起爆中引发早爆事故的因素主要有:杂散电流、静电、雷电、射频电流和感应电流,等等。
11 爆破安全技术
01
02
11 爆破安全技术
杂散电流,是指由于泄漏或感应等原因流散在绝缘的导体系统之外的电流。
原因
漏电
杂散电流引起的早爆及其预防
01
大地自然电流
化学电流
装药过程中散落的硝铵类炸药与导电物体(风管、水管)接触,产生杂散电流。
杂散电流一般是由于输电线路、电器设备绝缘不好或接地不良而在大地及地面的一些管网中形成的。
02
(2)预防措施:
① 现场检测爆区杂散电流。
当杂散电流值超过30mA时, 不宜采用普通电雷管, 应采用抗杂散电流的雷管;
② 尽量减少杂散电流的来源
如在进行爆破网路联线时,采取局部停电或全部停电,改用矿灯或电压不高于36V的照明器材;改变运输方式,采用无轨运输方式;对动力线加强绝缘。
§11 爆破安全技术
正确进行起爆网路操作
如联线前,将电雷管脚线短路,并使电雷管接头悬空不与其他设备或物体接触,联线时从工作面向爆破站推进;
采用抗杂散电流的雷管;
采用非电起爆系统。
11 爆破安全技术
静电引起的早爆及其预防
产生静电的原因
操作工人穿的化纤或其他绝缘工作服的相互摩擦会产生静电;
机械运转会产生静电;
压气装药系统(装药器装药)会产生静电。
,产生静电荷,喷药速度达到20m/s时,产生静电火花。
等等
11 爆破安全技术
静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产生静电放电,当放电的电流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就有可能引起雷管的早爆。
预防措施
关键是使静电荷不发生积累。
装药器装药时采取的措施:
采用半导体输药管;
装药工艺系统采用良好的接地装置;
孔内采用导爆索起爆;
控制装药压力和输药速度;
11 爆破安全技术
采用非电起爆网路或系统。
预防机械产生的静电
要有良好接地措施,将机械设备移至距爆破网路较远的地方;
电雷管脚线短路。
采用抗静电电雷管
11 爆破安全技术
11 爆破安全技术
(1)原因
电雷管和电爆网路处在射频电磁场中,具有接收天线的作用,电雷管和电爆网路处在射频电场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如果感应电流超过了安全允许的值,就可能引起电雷管的早爆。
(2)预防措施
① 确定合理的安全距离,见表9-5和9-6;
② 将电雷管装入密闭的金属箱中进行屏蔽;
③ 对民用或不重要的发射机,可进行协调监时关闭,停止工作;
④ 进入爆区时,关闭通讯工具;
⑤ 采用非电起爆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