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必修1-3课历史.ppt

格式:ppt   大小:1,334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必修1-3课历史.ppt

上传人:mh900965 2018/2/24 文件大小:1.3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必修1-3课历史.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复****提问
秦朝开创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这种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如何?
知识回顾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中央行政体制)
郡县制
(地方行政体制)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特征:皇权至上
好了歌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愁死了:
朝中有吏管事好,只怕丞相专权了;
地方有人管理好,只怕尾大掉不了;
大权在握享乐好,若无智慧命也了。
说一说皇帝愁什么?该诗歌反映了哪些矛盾?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封建社会:
皇权vs相权
中央vs地方
本课线索: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唐太宗
汉武帝
宋太祖
元世祖
1、中央集权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解决中央与地方矛盾)
2、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演变
(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3、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解决人事任免的问题)
4、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
阶段
朝代
地方制度
对中央集权影响

汉初
武帝



一、中央集权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郡县制
郡国并行
加强
设节度使,发展为藩镇割据
削弱
收兵权建禁军;派文官设通判;掌控赋税
加强;但三冗;积贫积弱
行省制度,
加强,重大变革,省制开端
形成
巩固
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完善
加强
推恩令
加强
削弱
新发展
朝代
措施
影响

隋唐
北宋

汉武帝重用身边人任尚书令,侍中(中朝)(决策);三公九卿为外朝(执行)
三省六部制
①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②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相权
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相权分散,皇权独尊。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相权反弹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建立专制主义制度
丞相权力很大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演变
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朝代
制度
标准
方式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品行
门第
才学
举荐
评定授官
考试
①标准:
②选官权:
③选择方式:
A、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B、发展规律:
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趋向公开公平
从地方收归中央
由举荐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科学
你如何评价科举制?
积极:打破了贵族垄断***的情形,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是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不出儒学经典范围,尤其明清的八股取士制,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趋势)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2)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最大特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