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习心得体会听课
篇一:
听课学习心得体会借他人之长,攻自己之短------听课有感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路边黄灿灿的玉米昭示着一场盛大聚会的驾临,校车在颠颠簸簸的路上前进,终于把我们一行人送到了文气十足,学风浓郁,韵味无穷的稼轩中学,此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济南市“名师送学”活动在这里正隆重举行,来自济南各区各校的语文老师们汇聚一堂,准备共享语文的盛宴! 在这场语文盛宴中,我切切实实美美地享受了一顿母爱大餐,至今还回味无穷,请允许我这样概括陈万太老师的《秋天的怀念》和李彦老师的《我的母亲》的新授课。
《秋天的怀念》通过生活中的几件小事,通过在“我”发脾气时,母亲“悄悄的躲出去”、“偷偷地注意”、“又悄悄的进来”,在“我”同意去北海公园看菊花时,母亲又“喜出望外”、“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等词语和情节的描写,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同情和关爱,说明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表达了人世间的母子亲情。他的作者是我喜欢的作家史铁生,曾经那么喜欢他的《我与地坛》,今日听这一课,不禁泪流满面,除了作品本身的震撼力外,更多的还来自于陈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讲解和剖析。文本本身只是一系列的文字组合而成,怎样透过文字去与作者交流产生共鸣,而又怎样把这种方法,能力传授给涉世不深的孩子们?这就是一个语文老师尤其是优秀语文老师必须要考虑的,而陈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功底深厚的老师,他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句子,巧妙地抓一字一词来咀嚼文字后
面的韵味。例如“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陈老师就只抓了一个字“摔”,为什么会摔,在对这一问题的追问解析中去与文中“我”产生共鸣。此时的“我”已经不完整了,看到一切完整美好的事物都会不满,心生嫉妒,我”讨厌一切美好的事物,因为“我”当时瘫痪了,“我”就有点消极避世,有点厌恶世间一切的美好!陈教师适当的范读,给学生以示范,并且通过声音的魅力把学生以及在座的所有听课老师都深深地感染了,赢得了全场老师的阵阵掌声。总之,陈老师的这节课在文本内容上大胆取舍,重点突出整节课的结构设置合理,整体感知环节概括全面,用问题带动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这里体现了课堂的高效。鉴赏品味,分析到位,挖掘深刻,而且对学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