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模板6篇 】是由【平平库】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模板6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模板6篇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和实践,让学生对绘画创作所用的材料和色调有个初步相识。
2、使学生在涂抹色调的过程中感受创作的喜悦,引发美术爱好。
3、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验美术绘画方法的多样性,引导学生用自己构想的方法来进行表现创作。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体验美术绘画方法的多样性,引发美术爱好。
教学打算;常规美术用具(学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察学具。(老师进行常规检查,表扬课前打算的学生)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让学生初步了解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师:小挚友们,今日我们来做个嬉戏,嬉戏的名字就叫《绕绕涂涂》。(出示课题)
这个嬉戏的名字很有意思吧。不过,在做嬉戏之前我要先考考你们:我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请你们看一看、想一想桌子上的这些工具各叫什么名字,应当怎么用?(小组之间可以探讨)
学生相识桌子上的工具材料,看、说、想、探讨。让学生来说一说,老师给与适当的订正和补充。
2、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所产生的不同的艺术效果,激发学生的美术爱好。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下面我们就要来做这个嬉戏,描述嬉戏的规则并同时示范:
⑴每人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工具材料,进行自由创作(自由涂抹)。⑵每个组中的材料都不同,假如都想用一种材料怎麽办?
(引导学生学会同学之间要相互谦让,培育学生的集体意识。)
⑶学生选择工具,起先创作。
3、通过视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介绍作品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让学生视察自己的画给自己的画取个名字,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可以同组探讨,也可个别介绍:画名,缘由,绘画工具材料)
4、为学生供应其他媒材,扩展学生的表现领域。
师问:除了这些笔之外,还可以用什么工具来画画?
学生发表观点。(棉签,手指头,纸团、木棍、菜叶??)
5、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日这个嬉戏就做到这里了,通过这个嬉戏,你知道了些什么或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谈想法。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做一个大胆、英勇的孩子。
2.学会本课8个生字:勇、敢、南、呢、院、响、告、诉。懂得“英勇”“刚才”“告知”等词的意思,学会用“英勇”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勇、敢、南、呢、响、告、诉”,懂得“英勇、黑影、告知”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是通过两件事的叙述,反映南南是个英勇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小挚友,晚上你敢一个人呆在家里吗?为什么?今日,,看一看这个小挚友是怎么做的。出示课题:37英勇的孩子。(齐读课题)
教学生字“勇、敢”。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老师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临写1个。
(二)听课文录音,思索:谁是个英勇的孩子?为什么说他是个英勇的孩子?
(三)自学课文
①借肋拼音、读准字音。
②比照田字格,划诞生字新词、记住字形。
③结课文标自然段。
(四)检查自学
(1)看生字卡片读生字(词),正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正音。
(3)回答:课文讲谁是个英勇的孩子?
(五)看图读文学生字
(1)看投影(南南在家里)。请小挚友细致看这幅图,谁能用“什么时候,南南怎么样”说说图意?
(2)找找课文哪一段写这幅图的?齐读第1段。
(3)天黑了,南南一个人在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小挚友看图,(演示投影片:窗外有个黑影在晃动,)谁能用“什么地方有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说这幅图的意思?此时南南心里会想些什么?(这个黑影是什么东西呢?)教学生字:“南、呢”。谁能想方法记住字形?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南、呢”。学生各临写个。
(4)看图片,回答,发出“咣当”一声,是怎么回事?(院子里小花猫碰翻一只花盆,发出“咣当”一声响。)学往字形?师范写“院、响”,学生临写。
(5)看图回答:妈妈回来了,南南和妈妈在干什么?(妈妈回来了,南南把刚才的事告知了妈妈,妈妈夸他是个好孩子学住字形?师范写“诉”。生临写“诉”1个。
(六)齐读课文
(七)巩固字词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做送信嬉戏。
(3)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扩词:南。
(八)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第3题:照样子写字。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具体介绍: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验相识10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10的分与合,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相识和驾驭。
3.培育学生实践实力、视察实力及初步的数学沟通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65页及练习九的第1~3题。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老师请大家猜一猜。
,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它是谁?
?
?
:9知道它最大可傲慢了,它对1~8各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殊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听了可难过啦。1走到0的身边,和0想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应付9。这时,9没话可说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方法?
学生可能猜出很多不同的方法,老师引出1和0的想法:
1和0联合起来,站在一起组成“10”,10比9大。
[在这里,老师创设了一个令人着迷的、特别好玩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既复习了9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又引起了新的数学思索:1和0用什么方法使9没话可说?很自然引出今日要学习的新数“10”。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悟到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在这样的问题情境里,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探究学习
关于数“10”,你知道它可以表示什么吗?它排在数字的什么位置?它可以怎么分又怎么合?它与我们生活有什么联系?假如你一旦驾驭了它的数学学问,就可以做很多奇异的事情。这节课大家一起去探讨它,好吗?
[在这里,老师把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转换成问题,向同学们提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去学习、去领悟。体现老师重视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1.学习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依次。
,或说一句话。
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奇异的事许多,你能用动作或一句话表示出来吗?
师:同学们举了许多例子,像这样:人的手指、脚趾、一组的人数、气球个数、花的盆数等等,都可以用10来表示。
[这个活动的设计给每一个学生绽开了丰富的活动平台,学生在充分的活动空间中可以举出许很多多与10有关的例子,如:人有10个手指头,左边5个脚趾加右边5个脚趾就是10个脚趾,10个同学可以组成一组,一桌酒席坐满刚好是10人等。通过让学生举例,动一动、说一说、数一数,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学生经验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
请小挚友们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8人)
(老师站进去)现在有几个人?(9人)
假如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2.10的位置与大小。
。
同学们常常用到尺子,请小挚友视察(实物投影)9在8的后面,10在哪里,为什么?
让学生感悟,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10比0~9的数都大。
师:数的依次不仅可以在尺子上表示,还可以在直线上表示(把尺子抽象成直线)。
请同学把空格中的数字补上。
?说一说下面有多少种填法。
10>()
反过来
()<10
。
3.10的写法。
看屏幕回答问题。
10根小棒里有几个1根?
把10个1根捆成1捆,就是多少个10?
1个10在格上书写时左边写1,右边写0。左边的1和过去学过的单个的1表示的数相同吗?为什么?
在第65页的田字格练习写10。
[老师奇妙地利用多媒体把10个1与1个10的关系,以及同一个数字在组成的数目中,由于所在位置不同而表示不同的数值,这样抽象的数学含义生动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的设计是很有创意的,学生对10的数感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4.10的分与合。
(课件演示)。
有一天,小聪约小伙伴去踢球,从家里带了10瓶饮料并把它装到袋子里,可是一个袋子装不完,就把10瓶饮料分别装到两个袋子里,小聪可能会怎样装这10瓶饮料呢?
,有几种分法?也可以(用学具代替饮料)亲自动手摆一摆。
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老师留意创设有意义的活动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机会。在10的分与合活动中,学生可以用摆一摆的方法,也可以用1~9排列组合的方法,实力强的学生可以不摆,干脆用类推的方法都可以。允许学生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过程。]
。
依据汇报把分的结果通过点击,在屏幕上出现。
。假如能快速记住10的分与合,将来对你们解决很多数学问题很有好处。
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组成10。
师生互动。
老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
生生互动。
同桌两人做嬉戏,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数合起来是10。
课堂作业
1.练习九的第1题。
2.练习九的第2题。
学生仿照指挥员发出吩咐,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亲密联系。
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这样的情景。
3.独立完成第3题。
课堂
1.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反思。
今日我们学到了什么学问?你能说说吗?
2.质疑:谁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3.老师对全课进行。
4.聪慧题。
给能组成10的相连方框涂上相同的颜色。
评析
本节教学设计总的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老师能从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设计生动好玩、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猜一猜、讲0和9的故事、做嬉戏、多媒体直观演示等,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相识10,建立数感。
2.为了便于学生视察、操作、推理、沟通,老师在设计时留意为学生主动思索与合作沟通的空间。无论是课题的引入还是教学内容的绽开,都力求创设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体现学问形成过程,体现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实力。
3.能依据学生心理发展和相识规律对本节教学采纳渗透、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如“10的相识”支配从旧知引向新知,从详细直观到数学抽象,从生活到数学,再从数学回到生活逐步深化,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建立数感。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驾驭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依次,能正确的进行10以内的加减混合计算。
2、培育学生视察、比较和抽象概括实力,以及应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驾驭加减混合运算的依次,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题。
教学难点:
。
教具打算:
算式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安徒生有一篇闻名的童话叫《丑小鸭》,大家听说过吗?这只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怎么样了呢?
师:小挚友们,老师今日带来了一些丑小鸭,只要小挚友们把这些题做对了,这些丑小鸭就会变成漂亮的白天鹅。同学们情愿帮助他们吗?
9-3-4=
8-2-3=
9+0+1=
4+3+2=
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