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高中有机化学常考知识点归纳 】是由【ATONGM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有机化学常考知识点归纳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高中有机化学常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有机化学常考知识点归纳
高考越来越近,有机化学知识是历年化学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在
复习的时候我们要相当重视,那么有机化学备考知识点同学们整理好
了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有机化学常考知识点归纳 篇 1
解有机物的结构题一般有两种思维程序:
一、有机物的分子式—已知基团的化学式=剩余部分的化学式+其
它已知条件=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程序
二、有机物的分子量—已知基团的式量=剩余部分的式量=剩余部
分的化学式推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各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二烯、炔烃: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腿去;
(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腿去。
: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
: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
白色沉淀证明有 Cl、浅黄色沉淀证明有 Br、黄色沉淀证明有 I;
: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 6 个碳原子以下的醇);
:
(1)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2)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有机物与 NaoH 反应:有苯酚羧基 -COOH
与 Na 反应有苯酚羧基 -COOH 羟基–OH
钠与醇、苯酚、RCOOH 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与醚(ROR′)、
酯(RCOOR′)不发生反应。(羧酸与醇、酚可用 NaHCO3 溶液区别开,
羧酸可与 NaHCO3 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银氨溶液用于检验醛基的存在
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作用: : .
:沉淀消失呈蓝色溶液
,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多元醇)生成绛蓝色溶液
用溴水鉴别时要注意:有可能是由于溴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
同,发生萃取造成的,而且根据萃取后的分层情况也可以鉴别不同物
质。
常温下,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即 α 氢原子)时,苯
的同系物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
1、分离提纯方法口诀:
(1)过滤操作口诀
漏斗烧杯玻璃棒,三样仪器不能少。
一贴二低三要靠,滤渣记得要洗涤。
解释:
,滤纸漏斗角一样: "斗"指漏斗;"架"指漏斗架。
这两句说明了过滤操作实验所需要的仪器:漏斗、漏斗架、烧杯、玻
璃棒、滤纸、并且强调滤纸折叠的角度要与漏斗的角度一样 (这样可以
是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
:意思是说在过滤之前须将液体静置一会儿,
使固体和液体充分分离。
:意思是说在过滤时不要忘记了三靠两低。 "三
靠"的意思是指漏斗颈的末端要靠在承接滤液的烧杯壁上,要使玻璃棒
靠在滤纸上,盛过滤液的烧杯嘴要靠在玻璃棒上 ;"两低"的意思是说滤
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的边缘,所倒入的滤液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
缘。
(2)蒸发操作口诀
皿架玻棒酒精灯,加热搅拌不放松。
液体少时停加热,熄灯之后余热干。
(3)蒸馏操作口诀
隔网加热冷管倾,上缘下缘两相平。 : .
碎瓷用来防暴沸,热气冷水逆向行。
解释:
:"冷管"这冷凝管。意思是说加热蒸馏烧瓶时要
隔石棉网(防止蒸馏烧瓶因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在安装冷凝管时要向下
倾斜。
:意思是说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上缘要恰好与蒸
馏瓶支管接口的下缘在同一水平线上。
:意思是说冷却水要由下向上不断流动,与热
的蒸气的流动的方向相反。
(4)萃取操作口诀
萃剂溶剂互不溶,溶解程度大不同。
充分振荡再静置,下放上倒要分清。
解释:
,质溶程度不相同:“萃剂”指萃取剂;“质”
指溶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萃取操作实验中,选萃取剂的原则是:
萃取剂和溶液中的溶剂要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和原溶剂中的溶解
度要不相同(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大于在原溶液中的溶解度)。
:意思是说在萃取过程中要充分震荡,使萃取
充分,然后静置使溶液分层。
:这句的意思是说分液漏斗的下层液从漏斗脚
放出,而上层液要从漏斗口倒出。
(5)混合物分离和提纯小结
原则:不增(不引入新杂质)、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物质)、
易分离(被提纯物质易分离)、易复原(被提纯物易复原)
2、摩 尔
一摩尔微粒有几多?常数“阿佛加德罗”;
摩尔质量是几何?分子(原子)量值单位克每摩;
一摩气体“升”多少?标况二十二点四;
摩尔计算变化多,数目、质量、体积、浓度要灵活。
3、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 : .
算称量取步骤清,溶解转移再定容。室温洗涤莫忘记,摇匀标签
便告成。
解释:
,溶解转移再定容:这两句的意思说明了摩尔
溶液配制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转移、定容。
:"室温"的意思是说溶解时往往因溶解的放热而
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故必须冷至室温以后再转移定容。 "洗涤"的意思
是指移液后,必须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 次),并将洗涤液皆
并入容量瓶中,然后再定容。
:"摇匀"的意思是说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
住瓶塞,用另一指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
溶液混合均匀 ;"标签"的意思是说要贴好标签,标明溶液浓度和配制的
日期。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八步曲”
摩尔溶液处处用,配制“八步”记心中;
第一计算溶质量,固算克数液毫升;
二是计算称量准,固用天平液量筒;
三置溶液于烧杯,加水搅动促全溶;
第四注入容量瓶,杯嘴抵棒莫乱行;
五要两洗杯内壁,①洗液全部注入瓶;
第六振荡容量瓶,混合均匀要记清;
七要加水近刻度,再用滴管来定容;
第八加塞再摇动,反复倒转即成功。注:①要用蒸馏水洗。
高中有机化学常考知识点归纳 篇 2
物质鉴别方法
1. 沉淀法
待鉴别物质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进
行鉴别。
例:如何鉴别 Na2SO4 溶液和 NaNO3 溶液。
解:使用 BaCl2 溶液鉴定。 :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a2++SO42-=BaSO4
2. 气体法
根据某物质加入某一试剂,是否有气体产生,予以鉴别。
例:有两瓶失落标签的固体,它们是 Na2CO3 和 NaCl,如何鉴
别。
解:使用盐酸鉴别。
反应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
3. 过量法
利用加入某种试剂,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消失,达到鉴别
的目的。
例:怎样鉴别 ZnCl2 溶液和 MgCl2 溶液。
解:将两种待鉴别的溶液分别放入二支试管中,加入 NaOH 溶液,
可观察到均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滴加 NaOH 溶液,可看到有一支试
管内的白色沉淀逐渐消失,另一支试管内无此现象。则先产生白色沉
淀后逐渐消失的试管内放的是 ZnCl2 溶液,另一支试管内是 MgCl2 溶
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g2++2OH-=Mg(OH)2
Zn2++2OH-=Zn(OH)2
Zn(OH)2+2OH-=ZnO22-+2H2O
4. 相互法
利用物质间反应,现象不同而予以鉴别。
例:不用任何化学试剂,也不能加热,如何鉴别 NaOH 溶液和
AlCl3 溶液。
解:根据 NaOH 溶液滴入 AlCl3 溶液中和 AlCl3 溶液滴入 NaOH
溶液中现象不同进行鉴别。方法是:取一试管,将两种溶液中的任何
一种倒入试管内,再用胶头滴管吸取另一种溶液,滴入几滴于试管中,
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摇动仍不消失,则说明试管内放的是 AlCl3
溶液,胶头滴管内放的是 NaOH 溶液。反之,先产生白色沉淀,摇动 : .
沉淀立即消失;试管内是 NaOH 溶液,胶头滴管内是 AlCl3 溶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5. 溶解法
利用物质的溶解情况进行鉴别。
例:如何鉴别 CaCO3 和 CaCl2 固体。
6. 溶解热法
利用物质溶于水,放热或吸热情况不同,予以鉴别。
例:如何用水鉴别 NH4NO3 固体和 KCl 固体。
解:将两种固体分别溶于水,水温有明显降低的是 NH4NO3,无
明显变化的是 KCl。
7. 密度法
根据物质密度不同而进行鉴别。
例:水和苯是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密度是水大于苯。如何进行鉴
别,不能用试剂和加热。
解:取一试管,倒入等量两种液体,此时分为等量两层,下层是
水,上层是苯,再加入任何一种液体,若上层增多,则加入的是苯 ;若
下层增多,则加入的是水。
8. 丁达尔法
根据胶体有丁达尔现象,鉴别胶体和其它分散系。
例:鉴别 Fe(OH)3 胶体和 FeCl3 溶液。
9. 凝聚法
加入电解质而使胶体发生凝聚,进行鉴别。
例:如何区别 Fe(OH)3 胶体和 FeCl3 溶液。
解:两种液体分盛于二试管中,滴入几滴 Na2SO4 溶液,有红褐
色沉淀产生,则试管内放的是 Fe(OH)3 胶体。若无这种现象的是
FeCl3 溶液。
10. 颜色法
物质颜色不同,或与其它物质反应,生成不同颜色,达到鉴别的 : .
目的。
例 1:怎样区别 H2 和 Cl2。
例 2:有两瓶无色溶液,NaCl 和 NaBr,请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