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蛤蚧口腔炎症治疗方法的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蛤蚧口腔炎症治疗方法的研究.doc

上传人:pppccc8 2018/2/25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蛤蚧口腔炎症治疗方法的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蛤蚧口腔炎症治疗方法的研究
张月云潘红平谢保令赵成坚
【摘要】目的对蛤蚧常发病—口腔炎症进行研究。方法试验①组用配制好的高锰酸钾消毒液给蛤蚧进行体表消毒后,清除口腔脓块,涂搽碘甘油,然后给蛤蚧口服复方新诺明,最后注射抗菌素,按以上处理方法连续使用7 d后,停药3 d,继续用药处理3 d,再外用3 d。试验②组试验方法和过程同试验①组,但不注射抗生素。对照组患口腔炎症的蛤蚧,只作体表消毒,不再进行其他药物处理。结果经过16 d治疗后,试验①%;试验②%,其治愈率略低于试验①组,但差异不显著(P>);而对照组患病蛤蚧全部死亡,其治愈率显著低于试验组(P<)。结论复方新诺明对蛤蚧口腔炎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蛤蚧;口腔炎症;治愈率
蛤蚧是名贵中药材,广西主特产药用动物,由于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野生蛤蚧的数量急剧减少,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蛤蚧药用价值高,具有补肺气、益精血、补肾壮阳和定喘止咳等功效,广泛用于治疗虚痨、肺结核、咳喘、咯血、阳痿、小儿疳积以及年老体虚等症[1]。蛤蚧大补丸、蛤蚧补肾丸、蛤蚧定喘丸和蛤蚧酒等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要解决蛤蚧药材短缺的问题,就必须进行蛤蚧的人工养殖[2]。在蛤蚧养殖过程中,由铜绿色假单孢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引发的口腔炎症是蛤蚧常发性、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如果在治疗中使用药物和处理不当,蛤蚧口腔炎症得不到及时控制,将严重影响蛤蚧养殖业的发展。为此,课题组于2003?05? 24~2003?06-08采用进行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蛤蚧口腔炎症治愈率影响的实验,2004?06?03~2005?06?18进行重复试验,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口腔炎症状的确定
发病蛤蚧口腔表面粗糙,肿胀,口腔粘膜局部出现大小不一的红点,弥漫性发炎,口中分泌物为白色或灰白色,分泌物随病程扩展而增加,逐渐出现糜烂、溃疡,最后形成干酪样物沉固于齿龈及粘膜上,严重时,牙齿脱落,下腭骨引起脓疡断裂,口腔紧闭,不能张开,口腔周围肿胀,四肢无力,直至衰竭死亡。解剖检查:咽喉、食道口有大量粘液,粘膜出血,肺充血,暗红色,肝肿胀,脾、淋巴结肿大,肠胀气并充满黏液。病原菌为铜绿色假单孢菌。
蛤蚧来源及分组
供试蛤蚧来自广西药用植物园蛤蚧研究基地和大新县宝圩蛤蚧养殖场,年龄为2年左右、人为感染蛤蚧口腔炎症的蛤蚧90只(雌雄不论),随机抽取分试验①组、试验②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
供试药品
供试药品主要为高锰酸钾、碘甘油、复方新诺明和抗生素。
药物处理
试验1组用配制好的高锰酸钾消毒液给蛤蚧进行体表消毒后,清除口腔脓块,涂擦碘甘油。然后给蛤蚧口服复方新诺明(将复方新诺明溶于水,严格控制口服用量。一般一片可供50~60只蛤蚧服用),最后注射抗生素。按以上处理方法连续使用7 d后,停药3 d,继续用药处理3 d,再外用3 d。试验共进行16 d。试验2组试验方法和过程同试验1组,但不注射抗生素。对照组患口腔炎症的蛤蚧,只作体表消毒,不进行其他药物处理。试验从2003?05?24~2003?06?08,2004?06?03~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