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2025年清明节的由来和祭祖常识(通用6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清明节的由来和祭祖常识(通用6篇).docx

上传人:mama 2025/2/8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清明节的由来和祭祖常识(通用6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清明节的由来和祭祖常识(通用6篇) 】是由【mam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清明节的由来和祭祖常识(通用6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清明节的由来和祭祖常识(通用6篇)
篇1:清明节的由来和祭祖常识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篇2:清明节的由来和祭祖常识
清明节,是人们缅怀逝者,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通过扫墓来悼念逝者,在逝者的墓前献上鲜花,是不可少的环节。
人的逝去总令人唏嘘不已,在世的人们总想做点什么以表达缅怀之情,以令“逝者灵安,生者心慰”。古代中国的清明节,为表达对春天万物复苏、生命循环的美好期待,常把娇柔的柳枝和明媚的桃花用于扫墓。而近代的菊花,因其素雅的香气和干净的颜色,备受大众青睐,在海外欧洲许多国家,菊花也被当作墓地之花。
一般来说,白色的花表示哀悼,选择白菊花、白百合、马蹄莲等用于扫墓是比较合适的,而白玫瑰、栀子花或其他素色的花则象征着惋惜和怀念。还有部分人群偏爱蓬莱松、唐菖蒲、排草等朴素、坚韧的植物。另外,黄色的花也能表示哀挽,其中黄菊花的使用最为普遍。
清明节扫墓献的花,主要是为了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实际不必再去刻意追求花之寓意,足以传达哀思即可。一般将花扎制成花束形式,整体颜色主素淡,以白为主,以黄为辅,或可点缀以紫色。像上文提及的马蹄莲、康乃馨、唐菖蒲、菊花、孔雀草、玫瑰、勿忘我等都可以作为选择。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扫墓用花不再拘泥于传统形式,很多人愿意根据过世者的年龄和喜好选择花卉种类。如逝者为长辈,可以献黄色或白色的菊花;逝者为同辈,献黄色或白色菊花以外,另外一些颜色较淡的百合、龙胆都是不错的选择;若逝者为朋友,或可以不拘于形式,选择送对方生前最喜欢的,或是最能表达对对方哀思的花。
清明扫墓,最重要的是悼念逝者,表达哀思,在此前提下,选用传统的菊花等花朵敬献,但随着时代发展,如今也并不一定局限在传统的选择了,像勿忘我、黄玫瑰、红玫瑰、天堂鸟等花也是可以视情况使用的。但选花需要注意的是,如无特殊情况,不要用带有浓郁香气和鲜艳颜色的花,以免给人不尊重逝者的印象。
篇3:清明节的由来和祭祖常识
一、物品准备
第一,备香。香如同我们拿手机拨出的信号,香一点燃,祖先就知道是子孙来祭祀了。
第二,备水果。坟地既然能管我们五代,拿五种水果。实在不方便,拿一种也行,千万不要偷懒。
第三,备糕点。水果代表阴,糕点代表阳。祭祖,一般要备水果和糕点这两样。给祖先上坟祭肉,只是个别地方的习俗。过去祭天、祭地需要三牲五畜,比较神圣。我们的祖先没有达到天地的功德,也没有天地那么大的福报,所以供肉、供血性的东西是对祖先不敬。
第四,备纸钱。
第五,备蜡烛。点一根蜡烛,蜡烛叫灯,这个为阳,可以让子孙走任何路都不会偏,不会走到黑道上去,这叫明道。如果祖先去世三年之内,用白色蜡烛;三年以上,用红色蜡烛。
二、烧纸焚香
烧香要烧365根,整个家族来祭祀的话,就按男丁来分,男丁有5个人就分5把,10个人就分10把,12个人就分12把。在坟地前面,要把香全部点起来。香点起来,这叫做补阳。
篇4:中国人清明节祭祖的由来
清明节日期是几月几日
20清明节日期:4月4日 星期二 农历三月初八
为什么清明节要祭祖
清明节的活动,当然不止重于形式上的墓祭、家祭,在从前是应由宗亲长老,讲述本家族内的源流和租先的志业,使后辈子孙能获得充分的了解,表达慎终追远的意义,加强宗族间的互动与联系。
清明节祭祖的由来
相传春秋时的晋文公(重耳)为晋献公的次子,因为献公宠骊姬,想立骊姬的孩子当太子,而杀了正宫太子(申生),接着又想杀二太子重耳,于是重耳逃亡了19 年,其间有多日未进食,而随从判之推割下了自己的大腿肉煮给重耳吃,当时的重耳心中十分感动,于是回国当上君王时重赏随从,但唯独介之推没有重赏,介之推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偕同母亲隐居绵山,不愿再下山,晋文公知道后十分惭愧亲自劝他下山,但介之推不肯所以晋文公放火烧山想逼出介之推,没想到介之推与母亲宁可被烧死也不愿再出来,就这样母子俩人活活烧死在山中,晋文公见了非常哀凄,建庙纪念介之推,并下令全国每年此日禁火冷食,后代称「寒食节」,自唐朝开始就有在「寒食节」上坟祭拜的习俗一直延用至今。
年清明节
更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就有用木铎警告人民小心火烛之意,以免因为天干物燥而发生火灾或森林大火,而后演变为禁火长达一个月来彻底防患火灾,因此在这个月内所吃的食物都是干粮或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而后却发现人民吃上一个的寒食有害健康,于是又下令缩短为三天,后来又称为「三日节」或「古清明」,寒食天当天早上必须先拜家中的祖先牌位,然后再到坟上祭祖,直到一千多年前的宋朝,由于汉人被胡人逼到南方而祖先的坟墓也随之南移,汉人一直想再回北方故土,于是每年的祭祖就变得格外重要,使得为了分办汉胡人氏,扫墓的习俗就成了大规模的集体行动,从此寒食节即演变为清明节。清明节作为我们国家重要的节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清明节是祭祀先祖,了解过去的重要节日,我们也应当牢牢记住清明节的意义与作用,这样才能让中华文化长久的流传下去!










篇5:清明节扫墓祭祖的由来及传说
清明扫墓是为了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按照习俗,一般在上午出发扫墓,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然后叩头行礼祭拜。中国人受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尤其重视家族、祖先,对祖先的崇拜、返本归宗的意识特别浓厚,在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特殊缅怀方式。
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与此观念相适应的有关祭祀活动曾多得不胜枚举。随着历史的推移,这类活动现已大多式微,唯有清明时节的扫墓,传承至今依旧不衰,因而被专家视为生命力量最为悠久的民俗事象之一。
祭祖除扫墓的“山头祭”外,后世还有祠堂祭,称为“庙祭”,庙祭跟古代春礿之祭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虽然在时间上相距遥远,血脉确实相通。庙祭是宗族的共同聚会。扫墓祭祖习俗在先秦以前就有了,由于古时南北风俗各异,有些地方扫墓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唐代以前北方一些地方扫墓主要在寒食节与寒衣节,到唐宋后清明扫墓才开始在全国范围盛行,唐代是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沿袭清明墓祭风俗,并扩大到全国各地。南方很多地方在重阳、清明或冬至扫墓,如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昆明等地方。
一般观点多认为清明扫墓的习俗是承袭寒食节的传统,“唐朝以前扫墓,都在寒食节期间。将清明与寒食节相混淆,大约起自唐朝;将寒食扫墓混淆为清明扫墓,大约也只是从唐朝才开始”。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与其他节气不同的是,清明还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相传,先秦已有设坛祭墓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化为坟前祭拜。“寒食墓祭”大约在南北朝时形成载:“寒食节上墓拜扫礼经无文,但近代相沿,积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节无不祭扫。”鉴于此俗已久,唐玄宗就于开元二十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墓祭于是作为国家礼俗确定下来,也清明节扫墓原因。
因寒食节是在清明的前几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两节合一,就形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直到现在,上坟扫墓的日期规定也不是很严格,清明前后时间都可以。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清明节扫墓来自寒食节。中国古代历史中本有两个节日,一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主要用于指导农耕;一为寒食节,旨在扫墓和缅怀亲人。由于清明节和寒食节在时间上只隔一两天,先人们就将这两个节气合二为一了。
篇6:清明节扫墓祭祖的由来及传说
民间传说中寒食扫墓的源头,则有两说。一说三国时诸葛亮治蜀,深得人心,但他去世后朝廷却没有为之盖庙,于是百姓在寒食期间于田野道路上拜祭。其后朝廷自省措置不当,正式附祭诸葛亮于先祖(刘备)庙,但寒食野祭的风俗却已经形成,并演变为各人祭扫先人的坟墓;另一说则称寒食扫墓的习俗与寒食节同时形成于春秋时期,都因纪念隐士介子推而起。
还有人认为,寒食扫墓来源上古先民在春分时祭祀高禖的习俗。高禖即高母,在人们只认其母,不认其父的原始社会,高母就是祖先。祀高禖就是祀祖先。而寒食节的原本节期就在二月下半月,在时间上与古时祀高禖的时节是一致的,故唐玄宗立寒食为祀祖节。后世寒食节缩减成最后三天或两天,或者直接与清明节结合在一起,所以寒食扫墓也就成为清明扫墓了。
关于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民间还流传着一个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的故事。朱元璋幼时家贫,父母在一次瘟疫中死去,他和哥哥草草埋葬了父母,便到皇觉寺当了和尚。后来朱元璋参加了元末农民起义军,东征西讨打下江山当上了皇帝。可是父母的遗骨却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原来,当年埋葬他父母的那座山坡,多出了许多坟茔,朱元璋没办法辨认出哪座坟墓是自己父母的,于是经常闷闷不乐。
有个他家乡来的太监猜到了皇帝的心思,于是献了一条妙计。朱元璋听后大喜,下令清明节这天,国民都要去祭祀祖先、踏青扫墓。暗地里却偷偷地派侍卫去窥探,发现埋葬他父母的那座山坡上,只有一座坟荒草茂盛,无人扫墓,于是朱元璋便了却了一桩心愿,移骨厚葬了他的父母。大概清明节的复兴与朱元璋有关吧。

最近更新

2025年3A译林英语期末练习卷答案 4页

2025年30米T梁后张法预应力梁施工方案 11页

2025年2监理部每月工作报表 21页

2025年26个英语字母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4页

2025年22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56页

2025年1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五年规划 4页

2025年15软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9页

2025年10个顶尖销售话术 5页

2025年100字读后感 4页

2025年1.春初中语文教案 10页

2025年09产品设计与消费心理 32页

2025年04暖通空调专业施工图出手质量要求 8页

2025年施工方案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路基土石方工.. 20页

2025年施工方案玻璃棉保温专项施工方案 10页

2025年施工方案焙烧车间脚手架施工方案 27页

2025年施工方案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 17页

2025年施工方案泰钢高炉鼓风机站钢结构施工方.. 40页

2025年施工企业工程有限公司质量管理手册 42页

2025年新版医疗产品研究检验中心质量手册 90页

2025年数字通信系统的MATLAB设计与仿真本科毕.. 68页

2024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 76页

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24页

连铸坯表面裂纹形成及防止研究学习教案 32页

北师大版高一下数学教学计划6篇范文 20页

耶稣降生查经稿讲章 5页

房地产财务分析报告范本(共22页) 22页

传授菩萨戒仪轨 18页

《佛教念诵集》(早课)简体注音校正版 30页

洽购文件登记表 1页

磨辊轴承更换技术方案 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