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课时济南高速(新授课)
——乘法分配律
教学内容: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生解答“相遇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乘法分配律。
2、借助已有的经验和具体运算,初步学会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知识。
3、培养孩子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1、口算:25×4 25×40 25×8
125×8 11×20
2、表演相向而行的情境
3、解答相向而行的生活问题(课件),用两种方法解答,说明解题思路。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有什么发现?
1)讨论
2)交流你的发现
3)师:这是不是一个规律呢?自己出题验证一下
4)总结规律: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一样。用字母表示:a×(a+b)=a×b+a×c
5)、教师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
6)小练:26页第2题。
2、简便计算
1)135×6+65×6讨论怎样计算此题?说出你的理由
2)交流展示
3)教师点评:根据乘法分配律提出公因数可以使计算简便。
4)小练:提出公因数的简便计算。
5)12×105还可以怎样算?
讨论、展示、交流
6)点评:展示错例:12×105
=12×(100+5)
=12×100+5
7)小练:(25+11)×40 48×25
三、巩固练习
1、26页第3题、第1题
四、回顾反思:谈你本节课收获了什么?
作业:必做:4、5、6选做7
板书: 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a+b)×c=ac+bc
135×6+65×6 12×105
教学反思:
1、乘法分配律的正反思维学生还不习惯,看起来课堂上掌握了,但还会反复,12×(20+5)=12×20+5的做法很多。
2、25×99与25×99+25的两种类型的简算学生很容易混乱。要对比练习。进行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