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微纳谐振腔中表面等离极化激元传播特性及钼氧化物纳米结构合成与表征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微纳谐振腔中表面等离极化激元传播特性及钼氧化物纳米结构合成与表征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微纳谐振腔中表面等离极化激元传播特性及钼氧化物纳米结构合成与表征
微纳谐振腔中表面等离极化激元传播特性及钼氧化物纳米结构合成与表征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微纳谐振腔中表面等离极化激元的传播特性以及钼氧化物纳米结构的合成与表征。首先,介绍了微纳谐振腔及其在光学与电子学领域的应用。然后,从基本理论出发,探究了表面等离极化激元的产生机制和传播特性。接着,介绍了钼氧化物纳米结构的合成方法,并对其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最后,讨论了钼氧化物纳米结构在微纳谐振腔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微纳谐振腔,表面等离极化激元,钼氧化物纳米结构,合成与表征,应用前景
微纳谐振腔是一种重要的纳米光子学器件,具有高Q因子、小模式体积和可调控性等优点,在光学与电子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表面等离极化激元是一种在金属与介质边界上产生的电磁波模式,具有显著的增强电磁场效应,因而在微纳谐振腔中的传播特性备受关注。
另一方面,钼氧化物是一类重要的二维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和热学性能,在能源储存、传感器和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本文中,我们将结合微纳谐振腔和钼氧化物的优点,研究钼氧化物纳米结构的合成方法与表征技术,并探讨其在微纳谐振腔中的应用前景。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的产生机制
当电磁波与金属表面相互作用时,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被激发形成一种新的电磁波模式,称为表面等离极化激元。表面等离极化激元的产生与金属表面的电子密度和界面条件有关。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的传播特性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在微纳谐振腔中的传播特性受到谐振腔结构和光场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微纳谐振腔中的表面等离极化激元传播可以实现光子传输、能量传递和信号处理等功能。
钼氧化物纳米结构的合成方法
目前常用的钼氧化物纳米结构合成方法包括溶液法、气相沉积法和物理气相沉积法。溶液法包括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和电化学法等。
钼氧化物纳米结构的表征技术
常用的钼氧化物纳米结构的表征技术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等。
钼氧化物纳米结构在微纳谐振腔中可以提供更高的光场增强效果,进一步增强微纳谐振腔的性能。此外,钼氧化物纳米结构还可以用于纳米传感器、光学调制器和光电探测器等器件的制备。
通过研究微纳谐振腔中表面等离极化激元的传播特性和钼氧化物纳米结构的合成与表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微纳谐振腔的性质,并探索钼氧化物纳米结构在微纳谐振腔中的应用前景。这对于拓展微纳谐振腔的应用领域和提高器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Kauranen M, Zayats A V. Nonlinear plasmonics[J]. Nature Photonics, 2012, 6(11): 737-748.
2. Novoselov K S, Geim A K, Morozov S V, et al. Electric Field Effect in Atomically Thin Carbon Films[J]. Science, 2004, 306(5696): 666-669.
3. Ouyang B, Dong L, Chen B, et al. Synthesis and Raman Study of MoO3 / Graphene Nanocomposit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9, 451(3): 1887-1890.
4. Raut S, Bhattacharya S, Yadav R M, et al. Optimized Optical Magn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Graphene Augmented Single Crystal MoO3-x based Hybrid Photodetectors[J],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9, 11(25), 22790-2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