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人与环境的界面设计 】是由【junjun287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人与环境的界面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8章链接 第10章链接
第9章 人与环境的界面设计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演讲人姓名
人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
分区 最舒适区、舒适区、不舒适区、不能忍受区,见图9-1
创造良好作业环境的途径
对现有的作业环境进行评价,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改善措施。
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运用一切技术资料,对作业环境予以充分论证和考虑,提出妥善解决不良环境因素的方法。
影响热环境的要素
(The atomospheric temperature):
传导、对流、辐射(第二热源)
生产环境中的气温决定于:
大气温度
太阳辐射
生产中的热源
人体散热等
热源通过传导、对流使生产环境中的空气加热,并通过辐射加热四周物体,形成第二次热源,扩大了直接加热空气的面积,使气温升高。
指加入到空气中水蒸气的量,以相对湿度来表示。
相对水蒸气量(%)= 实际水蒸气量/饱和水蒸气量×100
相对湿度在80%以上称为高气湿,在30%以下为低气湿。
气湿(Humidity):
形成气流的原因:温差、 风压
生产环境中的气流 动力来自于外界风力和 厂房中的热源。
温差愈大,产生的气流愈大。
气流(air flow,m/s) :
热辐射(heat radiation)
热辐射主要指红外线和一部分可视线而言。
太阳
各种熔炉
生产环境 开放的火焰
熔化的金属等
红外线不直接加热空气,但可使周围物体加热。
负辐射:当周围物体表面温度低于人体表面温度时,人体向周围物体辐射散热,称为负辐射。
正辐射:当物体表面温度超过人体表面温度时,物体向人体传递热辐射而使人体受热,称为正辐射。
人体的热平衡
01
人体所受热源:
机体代谢产热;
外界作用的环境热量,见图9-2
02
机体热平衡方程:
M±C±R-E-W=S
S=0
S>0
S<0
外界环境热量
人体处于动态热平衡状态
产热多于散热,人体体温升高
散热多于产热,人体体温下降
人体蓄热状态
M代谢产热量
C人与周围环境通过对流交换的热量
R人与周围环境通过辐射交换的热量
E人与周围环境通过皮肤表面汗液蒸发散热量
W人体对外做功所消耗的热量
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人在心理状态上感到满意的环境。
影响热舒适环境的主要因素如下:
1)环境因素 气温、气湿、气流速度、辐射热
最适合的湿度Ø%与气温t℃之间的关系
Ø(%)=188- t (℃) t<26 ℃
2)人的因素 新陈代谢、服装,见图9-3
、过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1)低温冻伤
2)低温的全身性影响
3)高温烫伤
4)全身性高温反映
热环境对工作的影响
热环境对脑力劳动的影响
表现在效率和相对差错次数两方面,见图9-4。
热环境对体力劳动的影响
表现在操作效率和事故发生率两方面。
℃ ~27 ℃,见图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