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医学论文-论《内经》的文献研究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学论文-论《内经》的文献研究方法.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2/2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学论文-论《内经》的文献研究方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医学论文-论《内经》的文献研究方法
                        作者:李翠娟张登本烟建华
【摘要】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也是迄今为止地位最高的中医理论经典巨著,自其成书以来,代有研究。而其中最主要的研究手段就是文献研究方法。历代医家运用了文献追溯法、校勘研究法、注释研究法、分类整理研究法、校注译析综合研究法、纵横联系研究法、语言文字学研究法、临床实证反观研究法、目录索引研究法等对《内经》进行文献整理研究,去伪存真,补其阙漏,考镜源流,敷畅玄言,这对弘扬《内经》理论,使其更有效地服务于临床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内经》;文献研究方法;理论探讨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也是迄今为止地位最高的中医理论经典巨著,自其问世之日起即被尊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素问》王冰序)。正因为《内经》具有如此重要的学术地位,所以自其成书以来,代有研究。而其中最主要的研究手段就是文献研究方法。因为《内经》成书久远,“文义高古渊微”(明张介宾《类经·序》),加之流传转抄过程中造成的错讹脱衍等问题,所以历代医家、学者借用古代校雠学家的方法、经验和成就,发掘、搜集、整理、研究《内经》,去伪存真,补其阙漏,考镜源流,力求保持、恢复(或接近)其原貌,使之为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专业工作者所了解、掌握和利用。归纳起来,对于《内经》的文献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文献追溯法
    所谓文献追溯法,即是循着文字语言所展现的思路,对《内经》理论产生时的医学、哲学、思维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背景的逆向寻找,亦即探求《内经》理论的原生态。
    《内经》是一部以生命科学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发展进程中里程碑式的巨典,奠定了中医学科的坚实理论基础,全面、广泛、真实地将秦、汉及其以前的天文、历法、地理、气象、医药,甚至社会科学、哲学、思维科学、语言学、文字学等各相关学科研究的成果巧妙地引入到医学领域,并将这些相关的文化知识与生命科学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用以解释人体生命科学的具体问题。
    文献追溯法就是要求研究者回归到《内经》的立场上,求索其当时社会背景、文化背景、
长期医药知识积累背景下构建其理论体系时是如何思考的,从而对其中所传载的丰富生命科学知识进行深刻的文化解读和医学理论知识的系统剖析。通过这一研究方法的运用,可以使研****者更好地了解《内经》理论形成的背景,从源头上体悟其蕴涵的深层医理,这对进一步弘扬拓展《内经》理论,使其不断地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更有效地服务于今日的临床实践,使中医学事业发扬光大,具有重大的意义。
2 校勘研究法
    校勘,简单地说就是改错,是把古籍传抄、翻刻过程中出现的文字上的脱、衍、误、倒、错简等等纠正过来。中医药古籍由于年代久远,版本不一,传抄刻写之误实所难免。要保持典籍的原貌,使之对现代临床及科研发挥作用,适当的校勘是必须的。真正对《内经》进行校勘工作,是从唐王冰开始的。校勘成绩最突出的当推北宋林亿、高保衡之《新校正》。此外清代的俞樾、胡澍、孙诒让、日本丹波元简等,亦都对《内经》进行了一些校勘,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新的见解。
   
纵观这些医家的校勘工作,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校勘的内容,涉及误字(在传写和翻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因后人妄改而致误)、脱文(即原书有的文字